这会是我们从未见过的变化吗?

2020/03/23 10:10 上午 posted in  Investment

2008年的时候,人们纷纷找出1998亚洲金融危机的书籍来翻看;2020年,对大萧条和2008年危机的研究又重新获得了人们的关注。

但历史显然不会简单的重复。

人们如今需要做出准备应对的,是短期(6-12个月)之内的经济下滑,是中期(3-5年内)的衰退,还是更长期限,更根本性的一些变化?

这里我想试举出一些更长期的变化,能想到的不多,我希望它们都是错的。

开放的终结

如果从长远观测,非西方千禧一代享受到和平与发展起点是冷战的结束。冷战结束带来了东西方罕见的融合与协作。对于中国人而言,与美国建交,改革开放、加入世贸这样节点性的事件对经济的推动可以说众所周知。

在文化层面,长期和平蕴含的也是对相互融合的期待。

但最近五年或者更长时间,人们看到的是民粹主义在全球范围的兴起,看到对抗日益增多。疫情会不会加速这一趋势?

回头来看,世界大同原本就只存在于"达沃斯人"的视野范围内,但现在连"达沃斯人"可能也要对此动摇了。尤其是社交网络和选票,使人们看到在几千万精英之外全球普罗大众的真实反应。

开放的终结有可能意味着全球贸易规模的下滑,也意味着产业链分工的重新调整。

当然这种预期实在算不上新观点,大萧条期间,西方之间的贸易就呈现螺旋式的收缩。

大国长期对抗

这和前一点是一脉相承的。

但一些细节显示出紧张程度,2020年出现了在两个大国恢复建交以来曾未出现过的现象:相互驱逐记者。

对抗将发生在各个领域,但人们不知道这最终会走向何处。

生活方式的变化

开放的终结对于所有中间阶层而言意味着更高的生活成本,更低稳定性。

疫情也可能带来一些变化,比如社交、饮食方面的习惯,但不确定这些变化是是否是长期的。

低利率和增长的终结

当今主要经济体都已经进入或者即将进入老龄化,此外除了中国之外的主要经济体都将利率降至零附近,部分经济体的负利率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了。债务约束、对抗老龄化引发的通缩,以及单个国家货币政策效应的外溢,使得主要经济体可能很难从低利率中走出来。

但同时,低利率的作用与日俱减。

资本主义的革新

这主要取决于两点。

一方面各国竞相采取低利率政策,使得金融市场不再是经济和企业健康的表征,不再是资本助推器,而是政策管理者扭曲市场的工具。美股杠杆泡沫崩盘验证了这一点。

另一方面,低利率可能扼杀创新力,更确定的是它会让原本就已经危险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从更长期看,社会政策、经济政策方面如果没有革新只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危机。

威权政府与管制经济的回潮

越来越多的长期领导人,以及在开放退缩之后,政府更多干预经济。

但很难说这是一个趋势还是一个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