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阅读清单

2023/01/27 21:04 下午 posted in  Reading

不可错过 强烈推荐书单

  1. 《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
  2. 《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3. 《与中国打交道》
  4. 《21世纪的货币政策》
  5. 《设计行为学:让创意更有粘性》
  6. 《人地之间:中国增长模式下的城乡土地改革》
  7. 《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
  8. 《专制与民主的社会起源》
  9. 韦伯作品《新教伦理》、《世界诸宗教之经济伦理》
  10. 威廉·达尔林普尔旅行作品系列
  11.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一个组织学研究》

历史与哲学(15)

  1. 《大国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 苏联解体仍然是一个十分有吸引力的故事,但可能就像莎士比亚一样,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本书的作者是移民到加拿大的前苏联学者,成书过程利用了大量老布什和时任美国外交官的档案等素材。并采访了当时除叶利钦之外的另外关键当事人: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领导人。

    从内容上看,本书讲述的故事集中在1991年的下半年,从反对派那场不成功的政变开始,看上去更像一则特稿,对1991年下半年发生的事情做了精细的还原。一个庞大的帝国为何为突然解体,作者认为更多是内部原因,他给出的框架是民族国家与帝国这一维度。即从苏联内部的离心力,从加盟共和国和民族的角度提供结解释。

    这本书也为今日俄乌战争提供了一个注脚,苏联解体的直接导火索是乌克兰公投独立。但乌克兰的独立,一方面虽然虽然是乌克兰人不屈不挠斗争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共谋的结果,急于展开经济社会改革的诉求压倒了其它长远设计。但出乎意料的是,大国沙文主义并不会在国家的衰弱时刻消失,而是得到加强。

  2. 《日本近代思想史》 思想史的脉络截然不同于经济史,这本书是佩里叩关以来日本涌现的各种思想的一种扫描,类似于一种指南。对于观日本近世思想之大略而言应该是不错的一本书。除了在东西之问、自我认同上的反复思虑外,从作者描述的围绕国体论的一系列冲突,诸多知识分子迫于时势或辞职或改弦更张,揭示出东亚国家高度的相似性。一来,如今回溯起来纷繁复杂的思想潮流,在历史的大部分阶段未必是主流;第二,对国家意志的遵从或者盲从(无论这种意志是军国主义的,法西斯式的,还是的自由民主的),在不同的时代会占据大部分人的思想空间,这种转折之迅速,与东亚国家连绵不间断的历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3. 《岩波日本史》系列 岩波是日本出版界最负盛名的品牌之一。这条日本史也都是大家之作,整套书可能有超过200万字。对于不是那么感兴趣的人来说,可以挑选其中的部分册子阅读。这些分册包括:

    • 《日本社会的诞生》 本册从旧石器时代开始讲述,一直到中国的隋唐时代之前,在日本即推古女帝之前的时代。论日本历史,这部分可能是中国读者所知较少的部分。日本的早期人类遗迹出现得也非常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陶器的地区。按照不少中国和西方考古学家的解释,陶器是高度采集社会的发明,并不与农业直接挂钩,在很多环境优越,比如滨海或者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出现陶器的可能性就较大。

      每一个民族的自尊心可能促使他们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日本历史也是如此。很多西方学者基于语言学和基因方面的证据倾向于认为,日本人是朝鲜半岛移民的后裔;本书认为日本人既是朝鲜报道农耕民族的后裔,也与本土的绳文人进行了融合,广义上说这种描述也是正确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尚能在智人中流传,同为智人的弥生人和绳文人自然也会融合。

      从这一点看,本册作者仍秉持着公允和开放的观点。另外本册还有一些内容涉及到倭国与东汉,与魏,与南朝宋,以及朝鲜交往的历史,但有助于理解今日日本自我认知的形成,可能要留待下册。

    • 《飞鸟*奈良时代》 这一时代和平安时代,都是中国读者所熟知的日本历史。遣唐使故事的上半段就发生在奈良时代。就日本而言,这一时期奠定了其在东亚朝贡体系中,与高丽、安南等不同地位的时代。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发生在唐高宗时期的白江口海战,对这一格局,对日本古代国家的自我认同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个绚烂多彩的时代中,日本有大约一半时间在女皇帝的统治之下。但如果横向比较,日本社会的古代痕迹仍然明显,虽然仿照唐建立了律令制国家,但部族仍然有着强大的影响社会的力量。

    • 《平安时代》 平安时代对应中国的唐末到宋朝约四百年时间,但本册读起来就不是那么轻松了。这主要是第一本册主要围绕皇室的变动来展开,对于对日本历史理解有限的人来说,光是搞清楚看上去非常相似的名字和错乱的谱系就很难了。“院政”这种奇怪的古代政治形式可能是日本独有的。

  4.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 关于亚历山大的作品汗牛充栋,从希腊化时代、罗马时代开始,描述这位征服者的作品就络绎不绝,但其中不乏处于各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目的的神化和理想化,从普鲁塔克到19世纪德国人德罗伊森,都有类似的倾向。认识到这一点,读者就能发现以现代史观还原的亚历山大可能更真实(至少是祛除了神化和政治上的理想化),这正是这本书出版至今已经历数十年,仍广受欢迎的原因。这本书阅读起来也非常流畅,不过如果对希腊古典时代及以前的城邦政治有大致的了解,可能更容易快速进入本书的主题。

  5. 《翦商》 描述先秦史的书其实不多,而且大部分年代久远,并不结合最新的考古成就。如果总览先秦的历史,有名气、颇多讨论的作者包括李零、哥伦比亚大学的李峰、历史所的王震中、北大的徐宏等。本质上,史前史(商以前)和先秦史的发展,得益于两方面的巨大进展,一方面是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的进展,另一方面是汉代和先秦古墓中不断出土的木简、帛书得到解读,如郭店简,马王堆汉帛、睡虎地秦简等。

    从这个角度看,《翦商》并不是部分评论中指斥的一本民科作品。虽然读起来似乎发人所未见,但其实是因为其结论是较新的。其理论的核心来源是第一是新的考古发掘,第二是对甲骨文和金文的释读,并根据这些释读对传世经典及其解读做出了修正。大体上,本书对商人习俗的解读,以及周代商对中国文明影响的解读是符合逻辑的。

    有很多人激烈批评这本书,有的是执着于所谓华夷之辩,这种感情可以理解,但从可靠性上看,从傅斯年开始的夷夏东西说在考古上已经被验证为不足取,因此基于此的批评也无足轻重。

    唯一可视为轻佻的地方是,作者一开始就认定二里头为夏都。因为夏无文字,因此几乎没有什么可能断言哪里是夏都。不过,第一夏都说并非作者首创,也算是学术界的一种主流观点;第二,正如许宏所说的,如果脱离去传世经典中寻求对应关系,那么二里头就不是一个问题。在二里头是中国第一个广域王权国家这一点上,已经毫无疑义。在传世文献没有记载其他“王朝”的情况下,将其称之为夏恐怕也不是大问题。

  6. 《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 西周历史的更新,新素材很大程度来自上世纪至今在丰、镐以及周原的考古发掘,以及对晋和燕的考古发掘;作者的巨大创见之一是将考古学和“地表形态”结合,从地理与人的互动,去分析西周的扩展、封国的布局等。此外,这本书也体现出国外汉学家——主要是由于中国学者在海外数量的增长——已经基本摈弃了古史辨派的偏见,更加辩证和中立的看传世文献在历史研究和考古中的作用。增订本的最后缉纳了5篇书评,这些书评和对书评的回应也值得一看。作者也指出,之所以没有用较多笔墨分析宗教与文化在西周灭亡中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因为这些在另一本著作《西周的政治》中做了描述。

  7. 《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前的中原图景》 这是许宏撰写的一本小册子,讲述到二里头为止。其中大部分的遗址在《翦商》以及李峰的书中间或都有提到。除了描述遗址,作者也概述了学界对这些遗址主流的分析,以及一些不那么靠谱的猜想。许宏这本小册子在粗线条的描述中,很多地方体现出对于当代很多历史学者——而非考古学者——将考古遗址强行和三代传说中的地点、朝代关联的质疑,本质上是对考古作为“证经补史"这样一种思维的摒弃。以二里头为例,从考古学上可以推定,它毫无疑问是一个广域王权国家的中心,但至于是不是夏都,并无文字出土,无从验证;以及更早的遗址,被很多人关联成禹都等等,就更务必要了。但是不是无法验证是否夏都,就削弱了这个考古发现的意义?

  8. 《早期中国:社会与文化史》 哥伦比亚大学李峰的一部通俗作品,原意在向海外读者介绍早期中国,因此视角和传统的中国同类书籍颇有不同之处,可以看做是精简版本的剑桥中国史一类。从描述的阶段看,从新时期时代一直描述到东汉结束,先秦的描述中使用了很多他在两部西周著作中的看法,对于汉代的看法,他认为西汉的早期是一直混合了西周和秦的模式,此外对黄老思想、对秦汉的律法、哲学的描述,因为引用了较多新的考古发现也颇值一读。

  9. 《1978大记忆-北京的思考与转变》 1978年是一个激荡的年份,中国社会的航向在这一年开始改变。在众多关于1978年的叙述中,这本书从一个较小的切口切入,以类似口述史的方式,描述当时主要是北京市局一级干部亲历的1978,从细微的地方对当年做了一定的还原。但我对此类口述史如何看待及使用,所持的态度与学者们如何使用古代经典是类似的。重述,尤其是时隔数十年后的重述,无疑包含着一种重建,当下的环境对这种重建的影响是难以忽略的。而且很多案例也显示,不只是观念可以重建,关于事实的细节也可以重建。

  10. 《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描述了从1949年开始至当下的历次政策转变,是值得每一个没改革开发之后出生的人读一读,很多经验和教训,是前辈人物用血泪和生命换回来的。作者是体制内专研党史的学者,但大部分内容持论公允。

  11. 《现代性极其不满》 现代性与资本主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现代性也自有其思想来处。从政治思想史上大名鼎鼎的马基雅维利、霍布斯,到哲学家笛卡尔、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在描述现代性的部分,作者还介绍了富兰克林,这是一位在这一主题下较为少见的人物。而且总的来说,即使是前述大名鼎鼎的人物,本书在介绍现代性的部分尝试的思想,也并不是那么普遍为人所知的部分。而在“不满”的部分,则介绍了卢梭、托克维尔、福楼拜、尼采、索雷尔、施米特、以赛亚柏林和列奥施特劳斯等人。

  12.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这本最知名的著作可能也是他篇幅最短的作品,确实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也吸取了名声很差的同时代社会学家宋巴特(或译桑巴特)的观点。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这本书的难点在于第二部分关于各宗派神学思想的论述。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韦伯论述的并不是他那个时代的资本主义,而是起源阶段的资本主义与新教伦理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新教的禁欲主义和预定拣选论,及至韦伯的时代,正如他所举出的富兰克林的例子,资本主义精神已经脱去了宗教的意味。这个册子虽然短,但引发的讨论非常多,后论及资本主义之起源,或者东西方的发展差异,无论赞同与否,韦伯这一观点都无法绕开。

  13. 《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黄仁宇已经不那么流行了,就像韦伯远不如上世纪流行一样。中国历史和社会学者对韦伯的重新发现激发了很多想象力,就像中国经济学家重新发现奥地利学派,激发了对自由放任经济学的想象力一样。但随着视野的开阔,视角上的新奇已经逐渐消失,虽然如今大多数人仍然认为韦伯、奥地利学派的见解非常重要,但在具体讨论中已经不再是唯一的出路甚至不再是热门的出路。黄仁宇的大历史同样如此,在《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中,万历十五年中提出的观念仍然是核心逻辑之一,不过此处将分析扩展到威尼斯、英国、法国、德国、俄国以及中国等进行国别的分析。当然与韦伯相比,黄仁宇其实更注重于在技术上分析资本主义之形成。这也可以看出黄在其中所下的功夫不可为不深,这类国别分析仅可依赖二手之研究,单人匹马绝难精通如此多国别的研究,但在二手研究之上能给出与国别专家接近同时别处机杼的意见,说明此种分析背后的二手研究且广且深。黄仁宇如今远不如世纪之交那么火热,也因为如今人们视野更为广阔,远至韦伯,后至布罗代尔,新马克思主义,近迄加州学派,人们对黄所关注的主题已有更多了解。

  14.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 本书的书名有一点误导性(原书名是《世界诸宗教之经济伦理》,本书为其中部分内容),韦伯本书的注意力并不在宗教本身,因此它并不会严格地探讨宗教,相反它描述的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物质的,组织行为的,以及精神的。从某个角度说,本书实际上是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一种外部诠释,它集中于解释为什么资本主义没有诞生在其它地方(作为资本主义为什么诞生于新教地域的对照),类似地,在另外的文本中韦伯还探讨了印度教与犹太教。即使韦伯本人只能依赖二手材料解读中国古代社会,其中出现不少谬误,包括将不同时代的特征混为一谈,对“君子不器”和”士人“阶层的片面理解,以及在书成之时缺乏中国中古至于明清的经济生活的研究素材等等,但韦伯的洞见仍然具有穿透时代的价值,其对中国国家与宗教的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家产制官僚体系”,卡里斯玛权威,社会生活中的巫术残留等的观察,发人深醒,迄今仍是学者讨论中国古代社会时无法绕开的主题,启发了80年代以降的绝大多数中国社会学学者。从根源上看,韦伯认为儒家有一种”嫉妒的世界乐观论”,认为人为是可以造就完美的人和社会的,通过服从某种秩序,可以创造所有最完美的世界,因此儒家是“属世”的;而新教是“入”世但不”属“世的,新教徒不认为世界可以是完美的,而只能通过上帝的道德律令来改造世界,从这一根本的不同出发,东西方发展出不同的文化、观念和组织。总体来说,韦伯的书相当艰深,本书因为专涉中国,是《世界诸宗教之经济伦理》中相对更好理解的一部分。

  15. 《日本史:1600-2000》 詹姆斯·L·麦克莱恩是布朗大学历史学教授,讲授日本史多年。欧美学者对日本的研究也许比中国更为深入。而二十世纪日本的两次崛起使得西方世界无法回避这一东方巨人。这一本日本史的优秀之处是足够精炼,脉络足够清晰。从本书的视角看,”日本“的形成始于德川时代,生活在本州岛上的人因频繁的流动、共同的文化活动,结为一体;日本的第二重塑则是明治维新,明治时代的变化,最突出地显示出日本作为独特的民族,其性情、其时的政治经济结构,与东亚大陆是如何不同,这种不同在对冲击的反应中尽显无疑:从政治经济结构上说,德川时代是真正”封建式“的;从性情上说,日本人在过去常处于文化圈的外围,使得其更容易接收新文明的影响;日本的第三次重塑则是1945年战败被占领,可以说麦克阿瑟对当代日本的影响,可能比任何一个日本政治家都大;日本的议会政治、自由民主、男女平等都经由这一阶段才得以真正确立。德川到明治时代相对平和的过度似乎是一个奇迹,但正如巴林顿·摩尔指出的那样,这种未经革命的过程残留了反动的因素,这种反动因素迅速终结了大正时代的民主和自由呼声,使得日本在文化、组织、经济结构方面,有存留有不利于迈入现代社会的因素,但战败摧毁了这些阻碍。这似乎是关于人类社会从未有未出付代价的进步的有一个例子。


经济(7)

  1. 《21世纪的货币政策》 为什么鲍威尔在2021年会对通胀反应迟缓?持续十余年的宽松政策之后,货币政策还有没有回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状态上?伯南克在这本书中给出了清晰的解答。

    本书清晰地提到了两个重点,第一是金融危机和量化宽松带来的历史最长时间增长(128个月),带来了永久性的改变,那就是对各种过去被认为是”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持续使用,包括量化宽松、收益率曲线控制(欧洲和日本)、负利率(欧洲)等等,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可能永远无法回到2008年以前了;

    第二是平坦的菲利普斯曲线和被认为不断降低的中性利率,让中央银行对通胀的态度发生了改变。2020年鲍威尔住持的美联储框架修订,实际上改变了数十年来对通胀进行先发之制人打击的策略,这也部分可以解释鲍威尔的失误。本书是伯南克初版时间较近的一本书,一直到2021年通胀初显苗头时为止,其中仍然有不少篇幅描述金融危机,如果看过他描述金融危机的那本《行动的勇气》,对于金融危机相关的描述就可以省略了。

  2. 《人口负增长时代》 2022年是中国人口转向负增长的第一年,虽然人们仍然说中国的“人口红利”(这一点显然不在成立),或者说“人口素质红利/人才红利”(这一点也经不起检验,有量化的方法可以测度),但从实际情况看,边际变化的影响才是最重要的。这本书从供给、需求方面论述了人口下降阶段的挑战,以及仍可能存在的红利,很多问题都颇见大家风范。但最终作者得出的政策建议,有很多人未必喜欢:福利国家建设。尤其是建议从目标上明确在2035年建成中国式福利国家。

    但在我看来,这种建议未尝不能考虑。从全球范围看,虽然各个国家自己的定义各有不同,但除了极少数国家,高收入经济体都是某种程度上的“福利国家”;从高收入经济体的发展轨迹看,在撒切尔-里根之前,某种程度的福利国家才是主导思维。即使不定义“中国式福利国家”,中国的下一步也需要政策往提供更多的社会公共服务、共济功能方面发展,如蔡昉所说的,它既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可能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手段。

    蔡昉在2022年疫情期间完成了这本书的写作,这类面向普通读者的书其实多半的观点都在此前的论文和专论中有所体现。因此如果对蔡昉此前的论文有所了解的读者,大致也能理解本书会说什么,也由于这样的特点,本书也显得要讲述的点略多,显得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但若对老龄化、经济增长等诸多议题有基础的了解,大概能从书中获得很多启发。

  3. 《牛津通识读本:资本主义》 一本通俗的小册子,看起来非常像一个左派的作品。这本小册子看上去更像一个概览,但可以勾勒出(或者加深)读者对于西方发展路径的认知,这种粗略的梳理另一个好处是让人看清楚历史的走向。中国是在撒切尔-里根余波中开始的改革开放,外界的主流思想必然影响到国内,如果中国是60年代末或者70年代初开始打开国门,说不定是另一番局面。

  4. 《牛津通识读本:全球化面面观》 第二本牛津系列小册子让人更确定这一系列的左派倾向;这本小册子看起来不是反全球化的,但说不上对全球化有多少溢美之词,或者说这本书是反对以新自由主义为核心的全球化。批判当然辛辣,但说不上有力,当然这大概是通病,只负责指出若干单点上的问题,但缺乏任何比现有方法更为性质有效的方案。

  5. 《人口战略:人口负增长时代 中国怎么办》 梁建章的新书。现在回头看,我2019年还评论过人口和生育率,梁在这本书的最后回应了几种典型的批评,其中就有我2019年时的想法,但本书没有能完全说服我。这本书涉及面较全,其中从创新力模型开始讨论人力数量、结构与创新力的关系,也是之前的著作中少见的——以通俗读物论,可能是第一本。但这本书的问题在于,其目的导向太明确,以至于一些显著的细节论证差错都没有处理。比如对泰国的描述、对“大分流”的阐释等等。回到生育率问题上,本书的一个缺陷或者没有言明的是其结论的稳定性。生育率与文化、社会保障、补贴、教育体系甚至种族都有关系,但本书中,仅见补贴与生育率的论述(作者也指出仅仅是相关性)。另一大问题在于强烈的“效用论”色彩,作者在书中明确提出一些不平等的概念和思路,这在任何严肃的讨论中估计都是不会被赞同的;此外最后本书跋的部分也体现出本书缺陷的来源,梁本人预先确定的“善”,隐含的个人判断多少有点缺乏包容性,也很难说“生命的传承与创新”是一种受到年轻人认可的价值主张。看完这本书也能理解,为什么梁虽只是在提政策建议,却在年轻人中那么不受欢迎。

  6. 《人地之间:中国增长模式下的城乡土地改革》 这本书提出了全新的中国增长模式的分析框架,这个分析由三层结构组成:“国际和国内双层逐底式竞争”、“二三产业交互强化型溢出”、“三领域(国企、银行、土地)行政性垄断”。这个分析框架看起来要比“竞标赛”、“分权”模型复杂,但确实能更好的解释过去二十年发生的事情,尤其对当下地方政府负债困境,地方政府招商行为、征地行为等有很强的解释力。不过本书的重点还在于分析土地制度,尤其是对分税制后“经营城市”背景下的土地制度的剖析,并在“涨价归公”这一思路下设计兼顾农民、土地承租人、政府利益的新时期土地政策。他设计了一种渐进式的,可执行的解决方案,兼顾了对公平和效率的追求,也考虑了当下畸形的现状,可以说后者正是陶然和其他人的不同之处,他的建议更多考虑实然的现状,而不是从应然出发来设计。本书后半部分设计到密集的政策思路设计,更多是实务性的。

  7. 《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 这本书是无可替代的,与这本书相比,之前的《置身事内》就像是雾里看花,隔靴搔痒。本书从微观角度解释了基层政府的运行细节,通过案例清晰、确凿无疑的展示了”经营城市“逻辑下的土地城市化。在这些背景下,贯穿始终的是分税制对地方政府行为的重大影响。这本书在厘清这些问题的同时,也为其它问题提供了一些解答,比如本书虽然不涉及产业政策,但理解了前面的逻辑,也就能理解最近十多年来工业退却在政府层面的微观逻辑,土地城市化并不依赖于工业城市化,甚至前阵更容易出政绩;另外,是”分权“还是”集权“,在微观描述中读者也会有直观的感受,集权的过程其实是一直在持续的,1994年分税制改革,2002年所得税分享,以及2016年全面营改增,都是在逐渐强化这一趋势。


理解世界(11)

  1. 《与中国打交道》 保尔森的另一本书。之前他出国一本关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书,叫《峭壁边缘》,中信出的简体版,但很快就不让卖了。《与中国打交道》描述的则是从高盛参与到中国国企承销、破产重组等开始,中间的重大事项包括SED,金融危机等等,尤其是由于保尔森在SED中的美方牵头人身份,使得书中描述的高层之多,让这本书几乎没有出版简体版的可能。这本书有两重价值,第一是从一个深度参与中国事务的美国人的角度,看待当年发生的一系列事务;另一方面,是从一个顶级投行人的视角,看这些人是如何通过对关键人物的游说,推动交易进展。当然,前者的价值要大得多,毕竟大部分人也没有上亿的大生意要做。不过他的书出版于2015年,关于他接触到的中国高层的描述最晚到2014年,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对中国政治和经济改革的描述比当今的人们要乐观得多。

  2. 《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 作为亨廷顿的学生,福山的部分著作是做亨廷顿1968年观点的修补和重现演绎,本书是其中之一。本书提及的方法,也是刘瑜2022年那本畅销书观点的源头,当然更早的源头都来自于亨廷顿。如果简略地归纳,福山将构筑现代国家的要件简化为三部分:国家能力、法治和(民主)负责制。所谓国家能力,是指基于非人格化特点(摆脱家族化)、以严密的官僚体系,中立地履行各种职能的能力,此处强调的是摆脱家族化,摆脱寡头影响进而执政的能力;所谓法治,除了一般意义上的理解,此处强调的是,统治者是否以及行为上认为自己居于法律之下,是否认同有不可变更的规则居于所有人之上,否则条文总是可以以某种方式更改的;而所谓负责制,其重点是向下负责,而不是向上负责。当然亨廷顿到福山,都偏好的是实证性研究而非规范性研究,这使得他们似乎在左右两边都不太受青睐,虽然其解释力非常强劲。

  3. 《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 这也可以看做政治秩序起源的下册,其框架和前一本书的一致的,其中关于中国的论述不少。福山的创建在与提出了一种框架,如前所述的建造现代国家的三个组件。但这里隐含着一个未予明示的基础,即政治的发展,并非如唯物主义者认为的那样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政治尤其独立的发展路径。它既非纯粹唯物的,也并非决定论,非如此无法解释当下的世界。福山虽一再指出并非给出任何政策建议,但毫无疑问,其要旨在于,在任何中产阶级快速发展的社会,政治发展如何回应这部分人的诉求,是社会和政治发展中最关键的命题;附加的命题是,在中产阶级未能壮大的前现代社会,或者问题多多的现代社会,则更应该考虑是不是前两个组件出了问题。

  4. 《普丁的国家》 普丁是繁体中文当中对普京的称呼,这本书描述的是新近的俄国,迟至2014年占领克里米亚半岛之后。如书名所述,本书描述了一种外界无法理解的俄国:人们痛恨腐败,痛恨政府官员和警察肆意侵占私人产权,痛恨混乱、痛恨警察国家,对经济的不景气失望,但这一切同时又带来对普京的支持。是谁造成了这一切?俄国人并不深入思考这一点,或简单地归结于西方,或认为普京有能力改变这一点。这种情形曾经在历史上反复出现,诉诸民族主义——及其俄国变种俄式沙文主义——是转移矛盾的好办法。书中描述的场景有不少似曾相识,因为其中大部分形式都曾出现在我们的土地上。

  5. 《专制与民主的社会起源》 巴林顿·摩尔这本大名鼎鼎的书确实值得一读。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他的学说中值得注意两点,第一是农民和农民起义在通向现代社会中所起到的作用,巴林顿·摩尔比较了英法日俄中印等国家在这方面的异同;农民对革命或者法西斯的助推,以及在随后被侵害的普遍事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于此相关的,他提出了通向现代社会的三条道路,英法美式的资产阶级革命道路,日本德国的法西斯道路(反动的),以及俄中的农民起义道路。不过印度是独特的,是例外可能也是理论的实践检验地。这本书中也能窥见诸如福山等人对于中产阶级壮大与民主之间关系观点的最初起源。

  6. 《身份政治:对尊严和认同的渴求》 身份政治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描述的是一类常见的现象。当人们无法用物质的、经济的、理性的理由来解释社会事件时,便是身份政治登场之时。早期共产国际的破产,便是发现工人阶级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远远高于对阶级的认同。但讨论“身份政治”时间又非常短,在前现代时期,一个人基本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国籍、宗教、阶级或者其它,现代国家、民族的概念形成的时间并不长。日本人意识到自己作为“日本人”可能实在德川时代;中国人的华夷之辩,在承平之时多数是文化的,而非族群的。至于欧洲,公民、现代国家、民族,在法国大革命以及拿破仑将之扩散开来之前,也付之阙如。从某一方面看,身份政治作为一种天然需求会持续存在,但利用身份政治做文章的政治家,大部分可能是民粹主义者,法西斯独裁者一类的人物。不过福山这本书较之于之前沿着巴林顿摩根、亨廷顿学术思路延伸而来的政治秩序系列来说,看起来的完备性、充分性等方面略逊一筹。

  7. 《迦利时代:南亚次大陆游记》 在读到这本书之前,我没有意识到此类文本还可以写的这么精彩。达尔林普尔本质上应该算一个记者和历史学家,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旅行作家”。他的记录从混乱、贫穷的印度北方开始,南到斯里兰卡,西至巴基斯坦,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个混乱、腐败、冲突永不停歇的世界:低种姓的政治家和民族主义者与高种姓的冲突,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冲突,有些冲突展现在当下的只是一些残垣断壁,比如莫卧儿王公破败的宫殿,东印度公司将军恢弘的陵墓……但过往的冲突仍然通过这些景象和人物的复述,重新回到读者眼前,历史的张力在他笔下无处不在。一些人物采访也非常精彩,现在看起来他们都是南亚大陆上重量级的人物,比如伊兰姆·汗,作者描述了这位明星运动员第一次参选的经历,后来此人真的成为了这个部族政治林立的国家的总理;又比如贝·布托,作者笔下是一个矛盾的,肤浅、浮夸又冷酷的人物,还包括后来覆灭的猛虎组织,正在蓬勃兴起的印度人民党等等。此外,在冲突不那么剧烈的地方,比如对留尼汪的描述,也堪称旅行作品的典范。

  8. 《圣山来客:追寻拜占庭的余晖》 威廉·达尔林普尔的另一本“游记”,和迦利时代一样精彩。旅行的起源是一本拜占庭时代的修士笔记,作者重走了一遭古代修士之旅。但对中国读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不是理解拜占庭的宗教或者文化,而是加深了对当今中东的理解,包括巴以冲突。在这些遥远的议题上,学者们的宏大叙事很容易左右人们的观点,但这些宏大叙事往往具有欺骗性,被隐没的细节,标签和概念背后的事实,往往才是人们分辨正义与否的关键所在。

  9. 《想象的共同体》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提出了关于民族主义的一种非欧洲中心论观点。基于美洲的、东南亚的以及欧洲的一系列观察,得出的这一论点一经提出,就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对于从未有关注过 18世纪以来民族主义兴起的人们来说,民族主义是最近才构建的、印刷资本主义的巨大作用、非欧洲中心视角都是一种观念上的冲击。中译本后附的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中国的两次演讲,也非常有意思,那是在本书出版很久以后的演讲,其中提及,民族主义包含的“泛灵论”特质,以及以东南亚为例,海外华人未能构建民族主义的讨论也很有启发。

  10.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一个组织学研究》 这本书可以和《以利为利》放在一起看,社会学家——在看到这两本书之前我很难意识到社会学家正在国内研究这些。非常肯定地说,这本书会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你对这个国家的理解,而且能够与大多数人过往的经验重合起来。本质上说,这是一本观察现实、以及对现实的合理性提出某种解释的书。这类原本不会太引起太多争议的书,在很多地方却能看到反对的声音,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但就我看到的反驳而言,没有什么中肯的。对于认真看过本书,以及同样看过反驳意见的人来说,我认为有几点可以多做一些阐述:第一是人文和社会学科中,并不存在一个“真理”是绝对的;就算是自然科学,其发展也证明了托马斯库恩的“范式”——一个杰出的成就成为后续阐释的模板——及“范式的转移”是科学进步的必由之路。社会学的非受控特点,使得人们更容易在其中找出反例、细节谬误等等;一个作品、理论有没有价值,端看起解释力,有时候可能不是你喜欢的那种解释方法,但这不妨碍它的价值。没有谁会认为自己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比如“竞争的锦标赛”,现在也被很多学者否认,但如果给它加上研究时的限制性条件,其解释力仍然显著;第二,这是现在的我和年轻时代的我对比之后获得的感悟:年轻的时候最好多去看那些关注细节,关注实然问题的书,看看个体、公司、社会、一场革命等等是怎样真实的发生和发展的;那些更多关注应然,或者研究规范性问题的书,不妨留到年纪大一点再看,一来事半功倍,二来不容易被骗。此外,这本书虽然是正规出版物,但市面上已经找不到了,作者周雪光教授制作了PDF版本放在自己的网页上,可自取。

  11. 《算法的力量:人类如何共同生存》 这不是一本科普算法的数,而是一本讨论数字时代的政治范式转变的书。这本书能让人们清晰的意识到,过往历史中缓慢形成的制度,并不一定适合快速演进的未来。一个典型的问题是:如何看待大型科技公司的“权力”?,如何看待未来人工智能的“权力”?比如算法能不能给你的保险定价?算法能不能用到你的个人信用评分中?你打游戏为什么被扣分了?这合理吗?过去的政治,无论其如何变化,总是一部分人掌握权力,人为人设限;同时也总有力有不逮之处,为个体留下空间;但未来数字时代,权力的转移、渗透,可能会是全新的状态。总体来说,本书的作者和读者仍然处在同一个层次中,作者觉察到了问题,有很多思维的闪光点,但更多是在提出问题和梳理问题,以此激发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兴趣,但并没有给出一个方案或者建议。也因为这一特点,本书看着会显得有些散乱。


广告与创意(5)

  1. 《科学的广告》 这本书包含《科学的广告》和《我的广告生涯》两本小册子,作者是克劳德*霍普金斯。很难相信这是一本20世纪30年代写完的书,和书名要表达的一样,这是一本致力于将广告“科学化”或者“量化”的书籍。这可能也是最早讲述AB测试、小样本数据测试、交叉销售等思路的一本书,虽然如今看来很多想法或者指导原则已经司空见惯,但这也更让人觉得惊奇。两个小册子中,《我的广告生涯》更加生动有趣,当然克劳德对于工作的态度,如今的人可能并不一定能认同。这本书的主干:效果导向的原则,数量化的方法,对于当今的行业仍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 《奥格威谈广告》 奥格威是奥美的创始人,当过厨师、推销员、调查员、外交官和农夫,二战之后才进入广告行业,这本书大概写于上世纪80年代。和前辈克劳德比较起来,奥格威的文风更有意思,更具有故事性。奥格威和克劳德霍普金斯一致的地方是对于科学方法和效果的追求。因此也有人评价奥格威是“上过大学的霍普金斯”。书中用了更多如今仍然存在的品牌故事。书中关于宝洁的描述也非常有意思。宝洁如今仍然是最成功的消费品品牌,在这本上世纪80年代的书中已经可以窥见其特质。总体来说,由于互动广告的发展,关于效果广告的测度已经较之于之前有了非常大的不同,但从克劳德霍普金斯开始开创的这一指导理念,可以说仍然在发扬光大。

  3. 《设计行为学:让创意更有粘性》 这不是一个好书名,如果直接用“让创意更有粘性”无疑会更好。如果你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你感觉自己的说/写/表达得非常好,但实际上应着聊聊,或者大部分人根本没有听你在说什么。这本书的作者认为,沟通上的问题大部分出自“知识的诅咒”,懂得太多反而阻碍了传播。两位作者围绕6大层面:简单、意外、具体、可信、情感、故事,用几乎每个人都能理解和使用的方式,介绍了如何让自己的想法更容易被接受和被传播。

  4. 《创意有魔力:如何相处好点子》 这是奥美英国公司老板写的一本书,但这本书和前辈奥格威、克劳德霍普金斯的书并不一样,这并不是一本广告业务本身的书。看起来更多是作者以进化生物学和行为金融学的核心思想,统领各种发生在广告行业的素材,告诉人们诉诸经济理性在很多场景下并不奏效,提倡避免用经济理性否定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因此,很多读者也会在评论中说,这本书有重复啰嗦之嫌。可能的确有一点,但这并不影响读者更全面地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这是一个小问题。不过,更多人其实会对作者英国式的思维表示怀疑,毕竟在作者论述的领域,更主流,或者更普遍的做法,是将任何非理性的行为纳入理性的思考框架,用笛卡尔式的方法将其纳入研究之中,正如行为经济学,虽然它研究的更多是非理性行为,但它本身是一门经济学理论。总的来书还是一本非常有启发的书。

  5. 《共鸣写作:“后真相时代”的写作》 这本小册子的作者是曾在纽约时报社论负责人的崔西·霍尔,她讲述评论写作当中的问题和方法,这本书的风格就是她提倡的风格,微微道来,温和而易于接受。对于文字工作者来说,它值得反复读几遍,它隐含了很多文章成功的秘诀。但和最近几年大行其道的美版写作书不同的是,本书没有任何一点关于虚构写作、公文写作的内容,它更适合记者、编辑和自媒体作者。


科技、商业、投资(11)

  1. 《漫威:失败的漫画出版商何以成为好莱坞超级英雄》 漫威的早期缔造者差不多是一个投机商人,什么赚钱做什么。或者说,一直到有卡尔•伊坎参与的著名的破产争夺战之前,漫威都在被投机者左右命运。这本篇幅略小的书可以只用2个小时读完,前一部分可以看做是一本漫威漂流史,后一部分描述了在热爱漫画和电影的人主导下,漫威电影宇宙如何发展壮大。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
    之前也有很多行研或者报告,把某某网文,或者某某玩具公司称作中国的漫威,但看完这本书你会理解这大概率更像一个诅咒而不是期许,直到漫威成为一家电影公司之前,从商业角度它都算不上一家成功的公司,而漫威电影宇宙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离不开迪士尼拥有的资源。当然,以前也有很多公司以成为”中国的迪士尼“为目标(华谊兄弟、B站等等),可惜了。不过这本书剪短的篇幅,对于人们可能最关注的部分——作为电影的漫威如何如此成功——可能缺乏漫画IP以外解释。

  2. 《所罗门王的指环》 诺奖得主康拉德・劳伦兹的作品,很多年前我有一本《狗的家世》也是他写的。这两本书都是非常适合给小朋友看的书。所罗门王的指环主要以作者和他历年养的各种动物为主线,讲述不同动物的行为和习性。当然如果给小朋友读的话,很可能需要同时准备给小朋友养宠物,每一个读完的人都无法抗拒养一些小鱼或者鹦鹉的诱惑。

  3. 《宇宙》 卡尔萨根的名作,内容可能就不需要评论了,即使是没有看过本书的人,大概率也在其它场合读到过书中的一些片段。这本书也非常适合给小朋友当做睡前读物。

  4. 《芯片简史》 这是北大一位教授半导体的老师撰写的一部芯片史,从爱迪生的灯泡以及量子力学开始说起,娓娓道来。与2022年看到的那本ASML的商业史相比,这本显然更宏观和粗线条,产业发展和技术路线演进交待得非常清楚,同时每一个重大进展,都是以人为中心展开的,这样就是整本书非常好读。如果从细节看,书中描述的事情中最令我影响深刻的,可能是美国产业界和学术界的交融。贝尔实验室诞生了多位诺奖得住,大学教授会进入到企业的实验室,而一些研究人员在自己的技术遭遇冷落之后,还可以重返大学获得教职。以此观中国的环境,每年进入科技企业的博士成千上万,但迄今还未见到这样的例子。今年看到的另一本书介绍了美国创新的变化,大学和企业在创新上的分工更加明晰,创新机制和环境的演变值得更深入的思考。

  5. 《芯片战争》 与《芯片简史》从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角度描述不同的是,本书更多琢磨于竞争,着墨国家之间的竞争与产业转移。美国国防部对于半导体产业早期的推动,半导体制造如何向东亚转移,美日、美苏之间的半导体“战争”在本书中都有很好的展现。如果历史地看,半导体产业,从进入集成电路时代开始,就不再是单独一国能够自我循环的产业,这从苏联和日本的经验中可以看出来,但美国这样的先发国家可能控制其中的一些关键节点。不过从某种层面看,本书的立足点既非进步的,也非和平的,其视角与亨廷顿、米尔斯海默在政治上的视角如出一辙,利维坦式的世界观之下,冲突是永恒的。

  6. 《安德烈 科斯托拉尼投资精要》 科斯托拉尼之前在中国并不出名,一直到南方基金原投资总监邱国鹭引用其著名的“遛狗轮”之后,才为中国投资者所知。科斯托拉尼并非一直在股市上投机成功,他的投机涉足国债、期货、股票等等多个市场,相对来说是“古典型投机者”,或者韦伯说的“投机资本主义”的典型特征,其总结的核心理念在当今市场上仍有有效。不过这本书真是“小册子”,太短小了。

  7. 《投资者的未来》 西格尔是商学院的教授,也是保罗・萨缪尔森的学生。但《投资者的未来》毫无疑问是商学院式的,而不是经济学式的作品。这本书——如果你对数学较为敏感的话——不过是陈述了一个论点:投资的长期回报是增长率和股利率的多元函数,或者说,回报不是由增长率决定的,而是由投资者对增长率预期的偏差决定的。西格尔用历史数据指出了投资者一直以来存在的一种误区,即购买快速增长的公司股票,回报将大于哪些衰落但股利率稳定的公司股票。事实正好相反。这主要是因为快速增长的公司受到投资者的一致青睐,导致任何时候都定价过高;而后者,衰落但仍然保有盈利的公司,股利再投资的回报是惊人的。这种“增长的陷阱”既存在于单个公司,也存在于按国别区分的市场中,比如它被用来解释为什么 A 股市场回报率很低。当然有一部分投资者可能会想到,这不是在说“狗股策略”吗?没错,它基本上就是对狗股策略的理论解释和实证检验。

  8. 《投资:嘉信理财持续创新之道》 嘉信理财创始人查尔斯·施瓦布撰写的这本书简洁易懂,基本上都是短句和平实的陈述,这可能有一大半是因为这位创始人早年有阅读障碍。总体上描述也是依照时间线发展的,从折扣券商起家,到经历1987年金融危机,以及2001年科网股泡沫到2008年之间的重振的故事。这当然是一本很好的理解其商业模式和起家过程的书籍,但作为一本传记它因略微缺乏氛围感而显得平淡。作为低费率模式、推出基金超市、说服基金管理人付费等的鼻祖(现在看起来似乎大家都是这样做的),嘉信理财在推出这些创新的时间点上,无异于在湖泊里扔进了一枚核弹,这些“核爆”本身的意义,和其激起的巨浪,在这本创始人视角的书中着墨不多。

  9. 《金钱心理学》 作者是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这本书大概是一系列专栏的扩充,讲述的是关于金钱、理财一些简单、正确但经常被人遗忘的问题。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是一本非常好的心理按摩的手册,有点像散文版的《原则》或者《纳瓦尔宝典》,但比这两者平实多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值得随时拿出来翻看一下。值得一提的是,文末有一篇美国消费史演变的小文章也非常有意思,对于很多理财类的读者来说可能是一个很大的信息增量补充。

  10. 《时间起源》 当人们仰视头顶的星空时,会产生无尽的遐思,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天文学也是近代科学突破宗教桎梏的起源之一,但物理学发展到今天,人们关于宇宙的边界、起源的思考仍然充满不同见解。如今,基于微波背景辐射、宇宙暴胀观测等进展,对于与宇宙起源于大爆炸的假设已经成为讨论这一主题的共识。但在此基础上,宇宙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不均匀的,对生命友好的,暴胀速率曾趋缓的……人类认识宇宙越多,就越感觉宇宙非常有“个性”。作者是霍金的学生兼晚期合作者,本文描述的主要是霍金和他在《时间简史》之后的宇宙学进展,他们将演化的思路带入宇宙学研究,由此将量子论与相对论融合于一炉。得出的结果大概是,宇宙变成如今的样子,和进化一样是一系列定格事件的结果。当然,这种“演化”集中在大爆炸之后不到一秒以内就发生和完成了,是量子意义上的演化。但坦白说,这非常不好理解,关于全息理论,关于自上而下的宇宙演化中观测者的作用,以及宇宙演化和生物演化的对比,都是如此。

  11. 《为什么数据会说谎:被忽视的衡量指标》 彼得德鲁克说,无测量,无管理。量化似乎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至少是绩效主义的核心。但作者对过度的绩效主义提出了反对:你测量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对测量指标给与过度关注,会导致人们忽略原本的目标而转向测量指标。比如在不合理的测量指标要求下,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转向测试分数,从病人的身体健康转向医生的工作量,从公众信任和安全,转向犯罪率指标……如此等等。在大型公司内部,这样的情况也司空见惯。本书的作者从各种例子开始娓娓道来,一些例子的视角是独特新颖的,比如越南战争,按作者的描述,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迷信大数据导致的第一次大溃败。但仔细体会作者的观点,实际上作者对衡量指标的意见包含三个层次:第一测量是对真实世界的简化,而简化是认识世界的必要途径,但如果意识不到这这种简化而将测量当做真实,就会出问题;第二,测量有局限,有的东西无法测量,有的便于测量但未必重要;第三,观测者效应,一旦决定观测什么,人们就会对其施加主动影响,在压力之下会导致变形。我想大部分人读完可能会同意第一和第三点,但第二点是否真实如此,随着技术的改变,测量的局限性会不会发生变化,这一点阐述并不充分。当然从实际经验看,人们无法在工作和生活中使用数据和测量指标,大部分情况下,人们只能尝试找出更合理的指标,并不断更新,而不是放弃测量。

  12. 《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学》 我阅读这本书是因为我家小朋友也经常对我说,今天不想去上学。学生不爱上学似乎是普遍情况,这本由认知科学家撰写的书籍原本是为教师准备的,但它对家长同样有很大的帮助。好奇心人人都有,但好奇心是脆弱的。认知科学认为,人类的大脑并不是为思考而准备的,相反它是为减少思考而准备的。一旦人们认为目标不可能达到,好奇就不再会发生,人们会转而回避相关活动。认知科学认为,要为学生准备那些“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桃子”,不要太轻易(没有乐趣),也不要太难(打击意愿);此外,这本书是围绕一个认知模型展开的,这个模型中,人类思考的方式其实和当前计算机模式非常类似,人类思考的部分“工作记忆”类似于计算机芯片缓存,这一部分一般是固定,只有通过一些方法简化才能变相扩充,而“长期记忆”则类似于硬盘,这个模式还更新了信息或知识点(包括死记硬背的)对思维的重要性,人脑的工作方式并不存在脱离具体信息的思考,因此记忆并不想过去若干年认为的那样随着技术的进步重要性越来越低。另外,这本书当中也有很多关于技术(包括电子产品)对教育的影响,智商是固定的还是成长型的,延迟满足曲线等话题,虽然有的结论不是那么直接,但它确实是当前阶段的一些最新进展,看完这些对于孩子的理解会加深很多。


更新至 2023年12月

2022年阅读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