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与商业、投资(2024)

《宇宙的最后三分钟》

科学的发展非常有趣。大约100年前,科学家们一般认为人类最有可能起源于亚洲,亚洲是人类早期家园,这种看法持续了半个世纪;但现在人们一般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准确说是东非。

人们对于宇宙的认识也类似。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发现之前——人们对宇宙主流的假设是稳恒态宇宙,但现在人们普遍接受大爆炸和暴胀理论:即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随后经历了快速膨胀的阶段,随后进入了膨胀率放缓的时期。

对宇宙的思考当中有不少有意思的案例,比如奥伯斯悖论:为什么夜空是黑色的?这一悖论意味着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如果宇宙是无限的,那么恒星发出的光应该充满了整个夜空。

更多的科普作者会聚焦于宇宙的诞生,比如霍金,以及《时间的起源》等,帮助人们理解大爆炸以及宇宙的早期阶段。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仍然生活在大爆炸的余晖中,能观测到一部分已经发生的现象,另一方面,宇宙的结局不管是哪一种,似乎“死亡”都不像“创生”那样易于被人们接受。

宇宙的典型“终局”假设,一种是热寂,一种是收缩(归于毁灭或者循环)。但宇宙未来会发生什么,目前人们只能从当前观测到的天体行为,以及基本粒子的特性给出假设。

但恒星和行星的结局则要清晰得多,宇宙中并不鲜见死亡的恒星。如果按照人类科技的演技速度,恒星的毁灭可能并不会成为巨大的问题,人类可能逐步移民到其它行星,其它恒星系统。当然这中间,我们会更多发现马斯克、火星或者更近的事实,如何设计星际旅行等等。不过总的来说,思索宇宙的命运是纯粹的思维的乐趣。

《客户的游艇在哪里?华尔街奇谈》

华尔街的人是邪恶的强盗,还是天真的小孩?但投资者被资本市场洗劫是,大部分人可能认为华尔街是前者,华尔街人士似乎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资本市场的确存在很多肮脏的,洗劫客户的机会。

但本书作者的观点是,虽然华尔街有强盗,但大部分人都是“天真的小孩”,或者更多是傻瓜。但投资者和华尔街人士自己不愿意相信,他们输钱主要是由于蠢,或者被蠢人指导。

在我看来,作者的观点更接近于真实世界。在A股市场也是如此。如果有1000块在市场上灰飞烟灭了,可能只有10块钱是因为基金经理或者投资顾问掠夺了你,剩下990块都是因为他们太蠢了。而这本书的意图在于,让投资者(也包括从业者和监管者)避开那些显著的愚蠢行为。

《客户的游艇在哪里》是一本很老的书,在国内它至少也有过两个版本。其中描述的股市大部分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之间。期间有更多行为和方法已经得到了纠正,但另一些缺陷和问题仍然保留至今。

这本书长盛不衰的一大原因可能还在于其幽默。它很好读也很有趣,但并不是一本入门读物,相反你可能需要一点点资本市场的知识基础,需要在市场中摸爬滚打的实际经验才能体会到作者的幽默和乐趣。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

如何火箭发射到太空中?如何从一堆金属元素和燃料开始制造火箭?如何从发射失败中汲取教训?让飞行器降落在火星有哪些有效的方法?

如果你经常读哈佛商业评论一类的杂志,或者经常看得到,或者商学院培训素材,你大概会知道这本书想要说什么。这类书可能是美式商业类畅销书模板中的一个例子,基于一些事实提炼出来的原理,结合不同的商业案例,给你一些分门别类的经验总结。总体上说,它是一个融合得很好的这类创业规律+鸡汤的融合产品。但不得不说,相比国内同类产品,它还是相对更有意思一点,至少作者曾经真的将飞行器发射到火星。

此外作者有一些总结比较有意思,比如“一阶问题”和“二阶问题”,比如对NASA失败经验的二次剖析。

如果读者早先看过太多硅谷创业者或者投资家的书,比如《从零到壹》,或者读过每一期的哈佛商业评论,那囫囵翻一翻本书就足够了。

此外,这本书,或者这类书也很难作为创业者的参考。展开任何一个创业的难点在于,首先要有一个想法,其次也是最难的,开始行动并找到可行的方式。在此之后,你才有条件用上这类商业类书籍中的一点建议。

《星际穿越》

这本书并不是电影的小说版本或者剧本,而是参与电影制作的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Kip Thorne)基于该电影撰写的一本科普书。

基普·索恩并非无名之辈,他是和霍金就“裸奇点”是否存在而打赌,并赢了的科学家之一,也是引力波观测项目的发起者,师从约翰·惠勒(虽然未能获得诺奖,但他真是宇宙学领域划时代的人物),201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这样的知名科学家,同样热衷参与到电影的创作中,在此之前他曾帮助卡尔萨根将其小说《超时空接触》改编成电影。

在本书中,电影中呈现的方方面面的科学问题都可以得到解答,但总体看仍然集中于宇宙学,包括诸如:引力弹弓、黑洞、吸积盘、引力透镜效应、引力波等等。其中电影中出现的黑洞场景,可能是人类第一次具象地展示黑洞,按照基普·索恩的分析来理解,如果有朝一日人类真的驾驶飞船靠近黑洞,看到的场景应该和电影中展现的大致相似(在曼恩星球上看黑洞应该占据更大的视野)。

在这些已经得到验证的科学之外,也有很多“科幻色彩”的、全然是猜测的东西:其原理上也从未在实际观测中得到验证,但同时也无法证伪。比如引力异常,这一点是电影中非常关键的要素,但迄今未有任何证据显示引力会出现异常;又比如进入黑洞后仍能生存,以及与之相关的温和奇点(这在数学上可以证明,但无法观测);以及关联所有这些猜测的猜测——更高的维度——也就是主角进去的“超立方体”(否则无法通过引力向过去传递消息)。第五维是否真的存在——在电影中显然是存在的,否则进入黑洞后的所有剧情都不成立——也仅仅只是一个数学上的猜想。

但如果按照科学哲学可证伪的要求来分析,第五维,或者说超弦理论等等,其实和“科学”的标准是有出入的。

此外,本书未必能解答电影中的所有疑惑,这主要是“超维”理解起来仍然太难了。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这本书改了我的一些习惯,比如晚睡,比如在下午三四点的时候仍然在喝咖啡。

很人多想到养生或者健康,一大半会想到锻炼,此外还饮食。睡眠及其公共卫生常识,正如本书的作者提到的,它既很少出现在公共教育中,也不为个人所重视。作为专门研究睡眠的哈佛教授,作者在书中提到,睡眠是数百万年进化形成的机制,睡眠在作用远远超出人们预期。

睡眠按照特征和功用,大致可分为“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深度和非深度睡眠)”,其中,前者在处理当天形成的记忆,包括选择性存储记忆、在当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之间形成关联、清空海马体中的短期记忆、对记忆进行去情绪化等等。这意味着,这部分睡眠对学习、情绪和创伤安抚等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对学生尤其重要,对脑力工作者同样如此。而“深度睡眠”则是大脑恢复的主要阶段。

这本书阐明了一些原理,最重要的包括:人的作息是靠两种机制调节的。第一种是昼夜节律,这是一个标准的正弦波形,周期差不多是 24 小时左右;第二是从苏醒开始大脑内部就会积累腺苷,导致睡眠压力,一直到睡眠将其清除,波形是一个反V曲线。这解释了人类普遍的清醒与困倦的周期。

但对年轻人来说,昼夜节律一开始会比成年人早,但随后会逐渐延迟,到了 16-18 岁期间则会比成年人晚,这也是这个阶段的人为什么爱熬夜,爱睡“懒觉”的一个因素。而对成年人来说,昼夜节律相当稳定,但咖啡因会抑制腺苷和受体的结合,时间长到 6-8 小时,进而影响腺苷积累形成的睡眠压力,这也就是太晚喝咖啡(茶)会影响睡眠的主要原因。

另一个常见的误区是,老年人不需要更多睡眠。这也是错的。老年人同样需要 7-9 小时睡眠,更短的睡眠和老年痴呆症(见前述快速眼动睡眠的作用)、糖尿病等之间有正相关关系。

还有一个误区是,有些人可以用较短的睡眠(比如 4-6 小时)就得到较好的恢复。科学研究显示,确实有这样的人,在较短睡眠后认知能力和行动能力都不会出现下降,但其出现的概率低于被闪电劈中的概率(1/12000)。

此外对于养生来说,重要性排序应该依次是“睡眠”-“饮食”-“锻炼”,而不是相反。

书末尾还列出了如何获得好睡眠的 12条建议。包括在晚间减少led(所有能发出白光的led 都含有蓝光)使用,不要在睡前 2-3 小时锻炼或者进行可能引发交感神经兴奋的对抗类游戏,酒精是睡眠大敌等等。

《大脑用户指南》

人类的大脑是如何构造的?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真实环境”中,还是生活在一个“拟态环境”中?

本书并非只介绍了大脑的构造和功能,而是从神经科学、心理学甚至社会心理学的领域,在一些已经得到验证的基础行为模式的基础上,作者展开描述了人类认知和行为的方方面面。

但我在读这类科普书籍时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包括《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也是同类题材)?并非是惊叹于人脑的精巧复杂的构造,或者“意识”的奇妙。而是一个更为久远的人物——李普曼的深刻洞察。

李普曼提出刻板印象的时代,脑科学几乎还处于空白状态。但如果你将《舆论》和当前脑科学的主要结论放在一起,就能发现李普曼“刻板印象”这一洞察的远见。

科学的发展中最常见的风景,可能是一度统治着某一领域的学说被证伪,或者被证明可能只是对某一种特定状态的近似描述。可证伪,并不断被证伪。

这一点看,弗洛伊德虽然让人们关注自己的意思,但精神分析大致上已被如今蓬勃发展的神经科学都否定。你做的梦并非你的无意识体现,性冲动对思想的影响微乎其微,光怪陆离的梦大概率是你前几天的所思所想与长期记忆的串联,而非所谓俄狄浦斯情结。

但李普曼的“刻板印象”,却完美嵌入了当今脑科学研究的主要成就之中。人脑的运作模式更像一个节能型机器,传感器或许搜集了全量环境信息,但人们感受到的却是大脑重新构造的“插值计算”版拟态环境,这种基本结构之上,人类的刺激反馈模式、决策模式才会出现显著的特征,诸如卡尼曼提到的两种决策模式等。

跨领域的阅读有时奇特而美妙的收获,此处就是一例。

此外。本书和《我们为什么要睡觉》在题材上有一部分重合,在重复的部分两者的观点和结论差不多是一致。

《控糖革命》

控糖在中年人中非常流行,这方面的书籍也不少,本书是这类书籍中最新的一本而已。但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科普书,其中的很多效果并非经过严格临床实验的结果,而仅仅是佩戴血糖仪随时随地监测获得的经验数据。

当然,其中大部分控糖建议,以前很多营养师也给出过。三种糖,葡萄糖、果糖以及蔗糖(前两者的水合物),人体只需要适量的葡萄糖。本书的立论核心是,过于陡峭的血糖峰值对人体有害,需要抑制。

但最大的问题可能也在此处,就是血糖峰值是不是都是有害的?正常人(既糖尿病也不肥胖的群体)是否需要对此进行抑制?作者并没有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而仅有一些个案说法。

随后作者从这一点开始设计了很多的小窍门。比如延缓淀粉在肠道内转化成葡萄糖并吸收,基于这一点,她建议吃饭讲究顺序,先吃纤维(蔬菜)、再吃蛋白质,最后是淀粉,利用胃排空的2个小时,让淀粉水解变成一个缓释过程。基于这一点,空腹吃任何碳水,加工糕点都是不被建议的,水果制品,包括果干、果汁都被认为是不健康的。

此外还有一些小技巧,比如适当喝点醋降低α-淀粉酶活性,以及饭后散户或运动加速血糖利用等。

如果普通人遵照执行,至少是没有什么危害。而且对于学生、上班族来说,多吃蔬菜和蛋白质,降低碳水比例,确实是抵抗碳水疲劳的有效方式,这一点应该是很是实际的。

当然本书中澄清的一些基础的概念仍然很有价值,这些也是当前公认的,大部分营养师都会提到的:

比如糖就是糖,不管它的商品名是黑糖、红糖、白糖、黄糖、糖浆还是椰子糖、棕榈糖、蜂蜜等等,都一样有害;绝大部分代糖,虽然不会让你变胖,但同样会引发胰岛素升高,并加重肝脏的负担。

比如纯碳水早餐一定是最差的选择。但碳水早餐又是大部分工薪阶层最常见的选择,无论是中式的包子油条豆浆粥,还是西式的面包、麦片,早餐真是难题。

《星际穿越:电影背后的科学》

这本书和基普·索恩的《星际穿越》并不是一本书,在这本书里,“星际穿越”只是一个由头。

本书描述的包括热门电影背后的宇宙学、生物学、生态学、进化论、基因工程、人工智能等等,涉及的电影包括火星救援、星际穿越、侏罗纪公园系列、人猿星球、回到未来、黑客帝国、异形、机械姬等等,我敢说大部分男观众都有看过这些系列。相对而言,本书轻松诙谐,和基普·索恩那本书相比读起来可太轻松了。

《时空的秘密》

“时空告诉物质怎么运动,物质告诉时空怎么弯曲”,惠勒可能以最通俗的语言翻译了爱因斯坦的话。迄今,爱因斯坦仍然是这个世界过去数百年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因为他的描述,迄今仍然是人们认识宇宙的根本规律。

理性复苏以来,人们认识世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牛顿时代,第二个阶段则是爱因斯坦以来的时代。有两本科普书的名字能很好地为这两个时代做出划分:机械宇宙,时空的秘密。

但即使“相对论”这个词已经成为如今人们最为熟知的科学词汇,但说清楚相对论,以及相对论支配下的宇宙究竟是什么样子,仍然非常难。理解相对论宇宙的第一道关卡在于,如何理解时间与空间是关联,时空是一体而非各自独立的。

本书从两条线索开始描述了这样的世界,一条线索是对爱因斯坦波(引力波)的探索,另一条则是对广义相对论的各种验证。

科学界第一次大型的验证爱因斯坦理论是爱丁堡组织的观测日食时太阳光线的偏折,观测结果证明,偏折的角度符合相对论的预期,几乎是牛顿定律预测的两倍以上。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不停通过各种方式检验理论。比如检测光速的绝对性,检测不同引力环境下时间的变化,检测手段从人类发明的仪器,一直到高悬宇宙的双星系统,终极的检测则是引力波。

如我们开头提到的第一句话,大质量的物体都会告诉空间如何弯曲,而这些大质量物体运动起来是,就如同水中旋转的物体一样,这些大质量天体也会搅动空间本身,形成不同频率和波长的引力波。但这种波并不能想象成池塘的波浪,或者抖动的绳子,因为这种波就在空间本身之中传播。如果硬要简化,可以想象一下被弹了一下的果冻,或者绳子上的纵波。后一点可以帮你理解引力波是如何测量的。

在光速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引力波通过你所在的区域,那么区域如同绳子的纵波一样,会出现拉伸或收紧,在光速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的时间会出现细微的变化。科学家们设计,通过长距离激光的相干变化,可以测出这种极细微的变化。从尺度来说,两个黑洞运动带来的引力波在抵达地球是,其带来的空间的伸缩幅度,大约是原子核的千分之一左右(在黑洞附近,引力波的波幅要大得多,大到足够震碎所有分子键的地步。这也意味着,可能人类不太可能过于靠近黑洞)。

2015年,科学家真正通过前述方法测得了引力波。真是非常精彩的一段故事。

但就像水星轨道的进动笼罩在万有引力头上一样,黑洞本身是笼罩广义相对论头上的阴云。也许有一天,引力波可以告诉科学家更多关于黑洞的,与广义相对论预测不一样的信息,让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更进一步。

历史与哲学 *** 经济与政治 *** 旅行记、传记与谈话录 *** 其它


延展:
2023年阅读清单
2022年阅读清单

2023年最爱的10本书
2022年最爱的10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