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研究的几个层次

2020/04/28 20:30 下午 posted in  Investment

一则写腾讯的微信文章今天刷屏并且被投诉了,但这篇文章本身引发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从我周围看,大部分人认为文章并不值得一读。

商业世界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研究报告、报道,商业故事,流言蜚语,甚至是“梗”。

对于大部分受众而言,这里面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这好比在茶馆里听书。听众大部分时候无法核查事实(逻辑),也无意这样做。

但如果说受众之间有区别的话,那就是一些受众能意识到观察者和受众的定位,而另一些从没有想过这一点。

####新闻与商业报道
这是大部分“利益无关者”获得信息的来源。

比如,腾讯、阅文和头条,他们之间的商业战争和我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吗?并没有。大部分读者只是一个围观这一事件的人。

然而从报道者来看,内容主要是以“围观者”为目标来制作的。

少数媒体或者组织可能宣称,他们的目标是给利益相关者看的,比如特定的某个阶层、群体等等。但实际情况,大部分并非如此,就如同号称专供皇室的奢侈品,这只是一种组织或者品牌定位。

当然的确有极少数是名副其实的,你可以从付费模式中找到这一点。

当然面向大众的报道,与给“利益相关方”看并不冲突。任何人或者组织都需要一个外部的“锚”,没有这个就很难认清自身的处境。但至于这个锚到底是定位在礁石上,还是的海港里,还是悬在海水里,并不影响其发挥作用。

那么在这类型的商业报道、自媒体故事里面,真相或者逻辑是重要的吗?也许在组织严密的机构当中还会注重这些,但当前我们无法指望过高。

在这一类型当中,重要的是传播价值。

####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是一类“利益相关者”阅读的文本。

但这也是误解更大的一类文本。原则上它不是给公众看的。

研究报告是付费的,虽然当前付费的模式大部分是分仓。但研究报告的参与者都有很强的身份自觉,买方,卖方,公司,在这个模式下大家都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定位和诉求。

所有参与者清晰地知道,公司与卖方之间存在信息的博弈,买方与卖方之间,并非是观点/信息输出和输入的角色,而更类似于辅助数据、通用接口(卖方报告和会议)与决策模型(买方投研机制)的关系。

三方参与者最终的落脚点是“价格”,但普通用户能指望从卖方报告中获得接近真实的事实、趋势、逻辑吗?后两者恐怕很难。

####传记,或者其它
商业领袖或者公司,会在特定的时刻,一般来说是退休或者成功之后讲述之前的故事。这是市面上大量传记的来源。

当然也有功业未成(比如瑞幸)就来讲故事的。

上至总统,下至CEO、合伙人,都有丰沛的讲故事欲望。

这里面西方政客的传记可能更能揭示这一点:人们是如何对底层事实进行裁剪的。因为几乎形成了惯例,人们可以通过对传记的资料来源、同一时代不同政客传记的对比分析,来获悉这一点。

国内的商业故事是如何被裁剪的,可以去看看周鸿祎的自传。发生在周及其公司身上的冲突十分剧烈,以至于可以交叉验证的素材很多。

####真相
上文几次提到“真相”、“事实”这样的描述,但显然,商业故事里面并不存在可以被描述的绝对“真实”或者“真相”。

如果是接近真实或者逼近真相,也不是上述这些文本中的一种或者两种能达到的(也有可能全加起来都不能)。

那么在一个商业故事当中,最接近真相的信息可能在哪里?

我个人理解,如果单就公司、商业模式而言,最“接近真相”的人是CFO。

因为,钱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而商业恰是关于钱的故事。

可惜,很少看见CFO写书。

####框架和逻辑
好的故事讲述者和好的社科研究者可能是类似的。

既然注定无法获得绝对真相,或者这样做效率极低难度极高以至于无法形成操作规范,那么对于创作者、受众以及利益相关者来说,在有效时间内得到有价值的作品更重要。

这就可以借鉴研究者所说的“范式”。写作者需要根据素材和自己的观察,在不同的“范式”之间得到匹配程度最高的范式。

简单说,就是通过对事实的简化提炼出方法或者逻辑,然后再用这个方法或者逻辑,去验证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事实。

创作者注定无法得到一个可以经受所有细节检验的“范式”,但可以追求一个可以一定时间内、大范围检验、受到用户喜爱的“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