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马云的“狂言”?

2020/10/19 18:14 下午 posted in  Economic

马云在外滩金融论坛的发言成了过去几十个小时的“流量黑洞”,连蚂蚁招股的新闻热度都没有这么高。

由于工作圈的关系,我的朋友圈里大部分是批驳马云发言的观点。

马云的发言当然不是毫无瑕疵的,但用对抗性的思路去看,和用学习的思路去看,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

一、中国金融没有系统吗?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应该提一句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

马斯克做电动车的时候,发现电池怎么会这么贵呢?一般受过严格训练的工程师会说,因为各种原因,它就是这么贵。

但马斯克的思路是,电池由哪些原料构成,原料值多少钱,电池又值多少钱,中间有多少下降的空间。

如今人们都知道动力电池是以怎样的速度在改进,并使得廉价的电动车成为可能。

马云当然是“金融行业”的门外汉,但有些问题只有门外汉提得出来。

比如中国金融有没有系统?专业人士看来当然有,不管这个系统好不好用。我们有完备的债市、银行间市场、多层次资本市场等等,我们也有完备的面向个人和企业的征信体系。如果我们按照狭义将发生借贷的记录称之为信用的话,我们也有完备的信用体系(因为没有借贷的不在体系之内)。

但如果广义地看,在国内的个人、大中小经济体与金融服务之间,在生产、生活轨迹不断向线上迁徙的背景下,现有的金融系统真的算有系统吗?

我们只有资金和资金分销商,应该只能算有渠道。我们旧的体系中,资金流和信息流都是“多级分销”的。但单从蚂蚁这个经济体看,它们有一个信息流集中,资金流分销但集中管控的“系统”。

二、银行的“当铺”思维。

如果纠结于传统金融有没有“当铺”思维,“当铺”思维有没有错,争论当然会很多。

但从发展的角度看,有些东西是难以忽视的。

首先仍然是上文说的生产生活轨迹向线上迁徙的大背景下,信息流和抵押物相比,在可获得性、成本上的差异。

很多传统金融人士说,马云所说的大数据,是只用在小额借款中,如果到大额借款,这种方式就低估了我们的造假能力,抵押物反倒是救济的最后手段。

其实这个批评性的解读正说明了问题。这种差异只是说明在透明度、成本(包括信息获取、反欺诈成本、造假成本)上,不同场景中可能存在差异。在全面在线化的情况下,信息流和大数据为什么不会是未来更有效的方式呢?

这中间的创新应该很多,一类是抵押物及其凭证的在线化,比如区块链,一类是以信息流和大数据独立展开评估。

很早以前,小松在自己的工程机械上都安装了发射器,因此编制了著名的小松指数,分析师信赖这一数据更胜统计局数据。但为什么到了信贷领域,却不认为技术会发挥更大的价值?

三,监管是宽松的还是过度的?

在大环境下过去的环境当然还是鼓励创新的。

但最近若干年,一些监管措施真的是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吗?这一点当然会有不同解读。

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对余额宝的限制。余额宝规模很大很重要,但另一方面它也是典型的零售型货币基金,对零售型货币基金作出过多的监管安排,这和专业人士对于流动性、系统重要性的认识真的是一致的吗?

另一个是对资产证券化的资本金约束。

众所周知,一家公司自己发债是依靠主体信用;借 10 亿银行贷款可能依靠主体信用,也可能需要抵押,抵押股权或者担保;

一家公司决定将资产拿出来证券化,设计 ABS 这种东西的时候,就是为了摆脱前两者,转而依赖资产本身的质地。

从这个角度来说,对资产证券化的限制,差不多类似于为了预防老年痴呆症来给小朋友服药。

回到争议本身,其实新旧参与者正在不断“合流”。

过去若干年,最优秀的商业银行正在不断学习对手,不断拓展自己的方法论。新旧机构在获客、资金、风控甚至 IT 系统上的相互交叉也越来越多。

从聆听、学习而不是对抗的角度出发,外滩论坛会有更多的内容值得监管、企业、银行、新金融参与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探讨。

比如周小川行长说的就值得所有人思考:年轻人的负债率上升到底是不是好事?

按照这个发展速度,它很快就会越过到底有没有“系统”,到底是什么思维这些,成为横在所有参与者面前最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