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读到的十本好书
2022年是动荡的一年,阅读本身并不能穿越动荡,但可以平复心情。
这里列举了一些我在2022年读过,觉得深有启发的书,但并无太多“剧透”,若能激发他人的兴趣那再好不过了;另最后单列了三本基本算是“踩坑”的书名,也一并供各位参考。
- 《奥托冯俾斯麦与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这是一个笑话:据说李鸿章当年访欧,自称是东方的俾斯麦。
这无论如何不是一个好的比喻,即使在现今看来,要找出两人的共同点唯一的可能是:两人都是进步时代的反动代表。
俾斯麦在旧欧洲封建王国行将崩盘之际纵横捭阖,在外交和军事上无一败绩,在内政上弹压自由派,最终推动建立统一的德意志(也并不完全);这和李鸿章内外交困,裱糊日薄西山旧帝国的行为毫无共同之处。
与很多读过教科书的中国读者认知大异,民族主义的英雄、统一的英雄俾斯麦,于大势而言并非一个进步人物,与私人而言也并非一个君子(比如他和拿破仑三世的关系)。他视议会和自由主义者如毒瘤,可以为普鲁士利益毫无顾忌地背叛私人关系,他所为奉献的,是封建的,神圣的(宗教的)、地主式的秩序和规范,为此他既可以取缔报刊,也可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德意志的统一也是这种理想的产物。按照本书中所写,俾斯麦认为如果不能在普鲁士国王(另外的选择还有德意志议会或者奥地利)麾下实现,他一定全力阻止德意志的统一。
他所期待的秩序,他所效劳的王国完成统一的大业,也不过是夕阳落幕前的余晖。要不了多久,一战就会摧毁所有欧洲旧王国的痕迹。
本书作者是与俾斯麦时代相去不远的英国人。书中除了细节和素材丰富,黑白插图也赏心悦目。但它的独特价值还在于,它的视角是古典的,而不是当下的,这样能避开很多事后知觉的条条框框。
这带来的一个巨大冲突是,你读完这样的故事,很难相信决定论的历史,也很难把那个黑格尔说“马背上的世界精神”的时代和俾斯麦联系起来。
- 《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
这可能是2022年我读过最实用的一本书。它适合两个年龄阶段的人群,一类是即将毕业的在校生,另一类是在传统的观念中工作到一半的人,即40岁上下的人群。
从某种角度说,《百岁人生》秉持一种进步主义的观念,即它从来不考虑“循环的”或者“螺旋上升的”历史,这本书的分析框架是在预期寿命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人们该如何对待和规划自己职业、投资以及整个人生。
上一个世纪的人可能无法想象这种情形会成为真实,比如一个上世纪的蓝领,当他工作到60岁,也许已经工作了42年或者更久,这时他需要退休享受他短暂的闲暇时光,也许活到70岁,或者75岁。他的时间有限,不需要想自己在60岁还应该做点什么。
但现在,如今70岁的人可以指望自己再活15年(理解这一数字非常重要,它不同于最常见的“人均预期寿命”),随着时间的增长,可以预期这个数字也会继续增长,很有可能如今在世的大部分人都可以活到100岁以上。这时候如果仍然在60岁退休,套用罗新教授今年大热的那本书的标题,那真是“漫长的余生”。
传统的三段式人生——学习-工作-退休——可能就需要做出调整。描述这种冲突值得成为一本书的主题,盖因当前的经济结构,各类组织的模式,仍然是按照三段式人生设计的。社会结构与长寿趋势的脱节是人们必须应对冲突的原因之一。
但对读到这本书的人而言,比获得方法论更重要的是获得一种启示,它告诉人们出乎意料的长寿有可能是礼物,也有可能是诅咒,尤其当你没有钱的时候。这种启示也意味着,你必须在精神上,在生活方式上,学习方式上,当然也包括资产储备上,为你大概率能活到100岁做出一些改变和安排。
这种安排未必是指人们马上就要存钱,而是思考当自己步入人生第三第四个阶段时,何以仍然是“被需要”,何以仍然是有价值的。从这一思考回到当下,也许你可以慢下来,可能需要跳出现有的人生,去培养新的能力和生活方式,或者开始将自己之前积累的能力放置到你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上去,甚至创建一个组织等等。大部分人在现有的组织中,无法期待自己在60岁时仍然是被需要的。
当然有一些群体可能免于这样的冲击,比如医生、学者、艺术家,但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是真正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 《大分流》
彭慕兰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真算不上好。长句太多,且书中每一论点的论证,并非要言不烦,而是细密繁杂,一方面横贯英国、欧陆、中、日、印度等,议论本就难以简略,另一方面受限于资料并不齐备,往往不得不多方对照,在罅隙里寻找证明。
工业革命以来,东西方何以分化一直是后发国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从日本思想家的“脱亚入欧”,到凯末尔、伊朗的世俗化,以及康梁、严复以来的西风东渐,都是对同一主题的追问和实践。在此过程中,西方文化是现代化的必要途径这一看法,很长时间内被后发国家的改革家普遍接受。
但彭慕兰、王国斌等人实际上在繁杂的论证中提出了一种截然不同于斯密、韦伯以及后来的诺斯等人的发展观。它既不从社会学观点的视文化和宗教为必然先决条件,也不从制度视角视西方法律、制度为东西分化之起源,更不认同哲学上论东西之差异可以上溯至罗马希腊,可以说大分流的观点充满实证思维。
当然其论证过程仍然是非常西方的,基于马尔萨斯观点的推演散见于各处。
这本书面世之后也不乏指责,动摇其根基的指责并非是其逻辑如何混淆不清,更多是论据是否牢靠,比如对中国长三角、印度的估计可能过于乐观。但本书仍然是开创性的,独一无二的。
同类题材值得一看的书籍还有《全球经济史-牛津通识丛书》,这本书短小精悍,是经济史名家罗伯特·艾伦的作品,持论客观公允,既不是韦伯式的文化和社会论者,也未偏向于加州学派。此外,罗伯特·艾伦也对当代世界中如日本以及诸多后发国家之发展模式给出了可信的框架,这些框架在其它经济史作品,诸如《剑桥20世纪美国经济史》、《繁荣与停滞》、《美国增长的起落》中都有所体现。
但不知为何微信读书评分不高,可能是过于简约的原因。
另外黄仁宇的《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也是这一主题下值得一读的作品。
- 《城乡中国》:
从微观上理解中国的改革历程,离不开理解农村的变化。而解读这一变革最佳的人选也许就是周其仁,他插过队,留过洋,又在农口工作过相当长时间,在大学也有多年一手调研经验。
《城乡中国》有两个主题,一是复盘农村改革,另一则是论城市发展,以及城乡关系。城乡关系又是过往中国资源配置的最佳观察入口之一。
时间流逝,吃不饱饭的日子已经在新一代人记忆中远去,改革变成了宏大叙事,改革本身成为不甚清晰的故事。比如改革何以启动,城乡经济、户籍等权利上何以长期二元对立,土地财政何以演变成如今的样貌,以及城镇化的发展策略,是发展大城市还是小城市,何为均衡发展等等过。
周其仁本人的书中,《产权与中国改革》也值得一读,尤其是《公司理论与中国改革》一篇。在城市发展一节,另有陆铭《大国大城》与《大国治理》姊妹篇,论城市化与经济的空间聚集,论述比周其仁更为详尽繁密,两书前者为通俗读物,后者为论文集。
这些书都算不上新书了,陆的观点2017年左右即集纳成书,周文首刊则更早。今时今日仍值得一读的原因在于,在中国经济增长率下台阶之际,这些问题可能正是重要的和关键的问题之一。潜在增长率的下滑已属必然,但下滑到多少则视变化而定。在人口、劳动参与率、劳动生产率之间,能改善的可能也就劳动生产率。这种情况下,劳动力的配置不可忽视。
周和陆的观点倾向于认为,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受限于城乡发展规划、户籍政策、在错误原则下的转移支付等)受限,同其他资源的错配一道,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阻碍,如果改革这些阻碍要素流动的政策或者规划,有可能让中国经济实现更高的增长。
- 《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曾经数度风靡,我12年购得社科院版《通往奴役之路》一册,屡次租房以及搬家之后,那本绿皮的小册子仍然保存着。现在翻看,当时书籍的印刷质量真一般。
但这本纸书我从来没有翻完过,今年则是在微信读书上读完了一遍。可能只有今时今日才能理解哈耶克所言何物。
这本书与其说是关于经济的,不如说是宗教式的,出于一种对于自由主义的信仰,由此出发对计划进行贬斥。它的论证当然非常严密精到,但隐含着一种前置的偏好。
写这本书的时候哈耶克身处英国,文中对英国不无溢美之词,认为英国乃自由主义之堡垒。当时包括英国人在內,知识界对于计划多有倾慕,这种表达可以理解。
但我对大部分德语作家都有点警惕。德语作家(兼指经济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可能是绝对意义上的“真理”一词的发明者,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还是奥地利学派的,或者黑格尔、费希特式的,都有一种真理在握的决绝,宗教式的毫不怀疑;但作为对照,被哈耶克目为自由主义堡垒的英国,却是由完全不同的气质构成,它充斥着怀疑的、经验的、兼容的气质,没有变动不居的主流观念,它既能孕育社会主义,也能孕育保守主义。
有个美国法官说,“自由,就是对何谓正确不那么确定的精神”,但这恰好是德语作家中普遍缺少的一种观念。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读哈耶克,哈耶克对计划的批驳,对集权的贬斥,毫无疑问至今仍然是最为精辟,最具启发性的观点之一。
但话说回来,作为一种理念哈耶克深植于很多人脑海,但以如今各国的产业政策、货币政策论,是凯恩斯而非哈耶克主宰着现实世界———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凯恩斯与哈耶克的不同之处,看起来并不仅仅在于对于有效市场、“经济人”的看法不同,也在于对待短期和长期的态度不同。对达成均衡这一过程的看法不同。
凯恩斯的思想掌控如今各个经济体的秘诀,在他的一句名言中展露无疑,他说:
但“长期”是对当前事务的误导,从长远看,我们都会离开人世。如果经济学家只会在狂风暴雨的季节告诉我们,风暴迟早要停,海洋会再次恢复平静,那未免也太过简单而无用了。
如果世人只满足于长期如何如何,世界可能不会前进。如今每一个经济体会设置产业政策,会逆周期调整货币政策,会发展出如此之大的政府赤字,端赖于对主动作为的信仰。
当然从另外一方面看,对主动改良的愿望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大部分人都愿意尝试计划的方法,是哈耶克写出《通往奴役之路》的背景,这种思想在欧洲在英国也源远流长,譬如凯恩斯的剑桥前辈马歇尔曾说:
有时有人会告诉我们,任何努力促进人类社会改良的人都是社会主义者——如果他相信国家可以比个人的努力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几乎每一位经济学家都是社会主义者。这样来说,在我读懂经济学之前,我就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了。
总的来说,我相信实证的而非盲信的,怀疑的而非绝对的,可能才是以“人”而非超人或者圣贤的身份通往良善之境的道路。
- 《中国哲学简史》
谈中国哲学多少让人惴惴不安,一个按部就班的中国学生,多半只对诸子百家稍有涉猎,余者多是从历史课程上有只鳞片爪的了解。
我从学校离开之后,只陆续跟风读过一些李泽厚、南怀瑾等人对论语等作品的今注,基本处于听闻孔孟,不知程朱,略闻老庄,不知魏晋的状态。另外,中国哲学的难点在于,经典多过于简略,至简则意繁,难于揣测。古人注春秋,注庄子等等都能自成一家一派,可见从信息传递的完整和准确性上看,这些经典委实门槛略高,不便于累进。
从这一点看,冯友兰这本成书于1948年的《中国哲学简史》对门外汉来说是一本好书。它是最早用西方哲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中国哲学的佳作,非常值得像我这样在课本之外极少涉足中国哲学的做一个大略的了解。
- 《繁荣与停滞》
研究他者未免都有慕强心理。在中国,研究美国的著作多不胜数,其次英国,再次德国。多年以前,研究日本的也不少,但随着中日经济体量的变迁,时至今日中日GDP差距已经大幅拉开,中国GDP大约是日本的四倍,研究日本的人也渐少了。
但日本经济仍然是值得关注和考察的对象。一来是相似的基本面,包括人口结构演变,后发发展背景;二则组织文化上的相似,这并非指广义上说的儒家文化,而是指类似的统制模式,至少在一个阶段热衷于让国家而不是市场分配资源;三则日本可能是后发经济体在完成追赶后,对抗衰落的样本。认真看待日本的“失落”年代,对于潜在增长率处于下降阶段的中国不无裨益。
类似的书籍还有不少,比如野口纪悠雄的小册子(《战后日本经济史》),白川方明的自传(《动荡时代》)等等,都值得一观。有的作为大事件亲历者,对细节和决策历程的还原在东亚国家来说更是难得一见。
但《繁荣与停滞》可能是更公允执中、更严密的书籍,跟接近于一种“述而不作”的风格,对辑录对同一问题的大部分解释。比如在这一本书中,读者对日本上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的经济低迷,以及安倍时代以来没有增长的复苏到底应该归因于何处,看完可能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野口,白川方明等人倾向于货币主义的观点,认为企业竞争力的下滑,债务未能出清,人口结构变化等等是主要原因。而日本政客多年来的主流观点则相反,认为主要是货币政策扩张不够——虽然从各种角度看,日本央行都是全球最激进的央行之一。
《繁荣与停滞》中举学者观点,认为两方面的原因都存在,若只是需求端的问题,那理应看到螺旋式的通缩;如果只是供给端的问题,那理应看到通胀;而持续但温和的通缩,只能说明需求和供给都出现了问题。
此外,看日本经济发展史会给人一种奇特的感受,日本人可能曾经是世界上最乐观的人。比如他们曾年年审议法案来允许发行国债,而不是一次设置规则允许依例行事,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很快就能实现预算平衡;日本人曾建立有可能是全球最大的现收现付养老体系(至少是OECD国家中体量最大比例最高),至今成为国家的严重负担,导致债务规模全球领先,这除了他们对人口的急剧变化缺乏预见外,还因为他们相信随着人均工资不断上涨,公共养老金不减少的情况下,替代率也会逐渐下降,持续性就不会成为问题;他们曾经在增长率下台阶的过程中认为高增长和高地价即将回归,银行因此拒绝或者拖延化解不良债务。
论日本的佳作还有《创造新日本:1853年以来的美日关系史》,中间使用了更多的美国史料,提供了了解日本发展历程的一种独特视角。
- 《旧制度与大革命》
现代世界很多关于权利和自由的观念来自英国人的启发,但将平等、自由和法治推向全欧洲,随后遍及全世界(通过殖民地)的,毫无疑问是法国大革命(以及紧随法国大革命而来的拿破仑征服)。它在短短数十年内改变了欧洲的面貌,以一场疾风暴雨摧毁了封建制的根基。
但法国大革命更为神奇之处在于,这是文明世界第一次不奉神或国王的意志为圭臬,而是以活着的思想家,作家的意志为旗帜,它使得所有人第一次真正地、清晰地意识到观念的力量——人们创造了它,慑服于其伟力,同样恐惧其伟力。从观念出发,民族国家才真正登上历史舞台。
不过《旧制度与大革命》一方面强调这种前所未见的伟力,另一方面更着重于指出,大革命前后的制度并无显著变化,路易十六时期的法国已经是欧陆最为仁慈的地方,对于底层民众来说也是不断改进的国度;且后来被推翻,被屠杀的那些人,有不少都是孜孜以求革新的人。旧制度孕育了大革命,随后有又以疾风暴雨之势摧毁了自己,然而新的政府仍然建立在旧制度的基础之上。
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书汗牛充栋,今年读完的另一本《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现代世界的锻炉》 也是一本佳作,但《旧制度与大革命》是这方面的经典,是讨论大革命时无法回避的一本书籍。有一段时间坊间有传言,王市长曾推荐过这本书。
法国大革命似与当前没有什么可对比的,但细读就会发觉里面有诸多只可意会之处。比如以下这段:
历史经验一再表明,一个被诟病的政府,当它决定实施改革的时候,往往是它最危险的时刻。如果一位国王准备去拯救长期受压迫的子民,那除了天才,几乎没有人能救得了这位国王。长期忍受痛苦的人会将自己受的苦视为必然,当有人教他们如何摆脱苦难时,他们便不再视其为必然,而是变得不堪忍受。
- 《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30讲》
刘瑜说“政治没有常识”,可能是想要告诉读者,不要去力图寻找简单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这句话出现《可能性的艺术》这本书的最后。
但刘瑜本人为一般人理解政治的国别差异提供了一个较为简单的框架。她将国家的成功与失败拆解成“民主”和“国家能力”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构成的四个象限里,各有代表国家。由此看大部分国家的现状,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理解框架。
类似的分析在《底层的10亿人》中也出现过,作者是一个长期在国际组织任职的学者,主要关注非洲国家。他聚焦的是“民主”和“权力约束”两个维度,他所说的民主是更具体的指“选举”这种政治组织形式,选举不一定能规避权力滥用(以效率论),选举也可能带来恩庇政治,引发更广泛的浪费,这几乎出现在大部分拥有民主形式的资源型国家。
现实中的问题远为复杂,在于每一个人或者群体的价值判断并不相同,“价值判断”更直接地,可以理解成优先级排序的问题。空想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不能全都要?
前述长期援助非洲的作者就能理解这种目标为何不可行。“稀缺”普遍存在,资源用之于基建,还是用之于医疗,或者用之于教育,对这些问题的不同排序就代表值不同的价值观。该书作者对比非洲和亚洲,认为非洲的关键问题是增长,不解决这一点,永远不能解决其他问题——这是一个与大量西方援非机构截然不同的观点。
对于后发国家而言,类似抉择也是始终存在的。罗伯特艾伦在总结后发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时指出,在“标准模式”阶段,发展教育、交通、统一税制和货币是起飞的模板,但后来这些方法就不足够了;苏联、日本、中国等国家的发展则是采用国家调配资源的“大推进”模式,或者至少阶段性地收益于此;与大推进模式匹配的,其政治和组织,恐怕并不尽如人意。
阿玛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则试图重新定义发展,认为自由既是手段,也是目标。这其实是对前述意见的一种反驳,如果“自由”这个价值一开始不在最高优先级中,后续也很难进入到优先级当中。基于此则有另一套发展的路径。
由这些更多的观点反察,更能理解刘瑜取书名为“可能性的艺术”,实在是一个不可能再好的名字了。
- 《论中国》
基辛格这本书是我在2022年第一本读完的书。他本人是大事件的亲历者,其中的史料价值就值得一读。一方面是双方交锋中的美国如何如何,另一方面,即中国如何如何,也有难以在别处见到的角度和细节,对理解当下不无裨益。
另外他在书中最后提出的问题也有强烈的现实价值,尤其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上。
不值得读的书
《现代世界的诞生》 一本英式爱国主义的寻章摘句和胡言乱语。
《失去的三十年-平成日本经济史》 简略到像一本录音速记,此外恐怕也并不公允。
《红色巨兽颓然倒下之谜:苏联的最后一年》 也算是亲历者的讲述,但也正因为这一点,它并不客观,不适合作为通俗读物来读。
不值得读的名单相对较少,一方面阅读本是事先筛选过的,但有时受到评分、榜单、名气的影响,会筛选到一些不那么靠谱的作品;另一方面,确实有很多热门的书我也认为不值得读,比如黄奇帆的两本书,韩秀云那本热门的通俗读物,是真正在水字数;又比如盖特纳的自传,翻译奇差,译者缺乏金融的常识。但这些书我没有读完,通常读到30%上下就放弃了,自然也不好以偏概全地说是不值得读的。
这一年动荡中的阅读不同于往年之处,是对电纸书和微信读书的接受。这一年买了不少纸质书,但最后大约有2/3的阅读是在电纸书上用微信读书进行的,读完的44本名单在此(可见链接),还有若十来本在读进度超过30%的书,能看到进度,以及能方便的并行阅读,以及能利用碎片化时间,可能是电子化阅读的优势。
Copyright © 2015 Powered by MWeb, Theme used GitHub CSS, 备案号 京ICP备1500753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