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读到的10本好书

我很幸运在这一年中读到了很多有意思、有启发的书,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这些分享只是一个引子,它并不会剧透太多,同时它可能也带着我显著的个人偏好。如果你在其中能找到你感兴趣的一两本,那本文就算成功了。文后还有今年阅读的一点体会,可略过不看。

上一年我说到我的女儿把剑桥中国史当做睡前的读物(助眠真的很快),这一年变成了宇宙和科学史;但我自己的阅读范围还是比较窄,其中较为缺乏小说等虚构类作品。以下是我感觉到惊艳的10本书:

《迦利时代:南亚次大陆游记》

亚历山大大帝曾经远抵有着骑象兵的旁遮普,那里的王公勇敢而忠诚。但如今,旁遮普分属于两个敌对的国家,上世纪上半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曾一度有希望避免陷入血腥的屠杀和分裂,但最终并未成功,甘地、尼赫鲁与真纳的故事就颇为引人入胜,但从那个时代开始,南亚次大陆的北部在20世纪余下的时间中似乎保持了原样。

这里可能有着全世界最贫穷和混乱局面,血腥的仇杀、宗教和种姓冲突,黑道人物盘踞在议会,旧王公哀叹荣光消逝,板球明星渴望改造国家,最终问鼎总统宝座;小岛上的游击队抵抗强大的印度……达尔林普尔在德里居住了多年,这一本次大陆旅行记刷新了我对这类作品的认知。它的细节丰沛,在平易的叙述中处处展现出历史和现实的张力。

他的另一本游记《圣山来客:追寻拜占庭的余晖》同样非常出彩,而且主要发生在中东,鲜活地展现了中东地区的宗教、文化和军事冲突,题材更贴近时下热点。总的来说,它们有点像邦德故事、一千零一夜和布罗代尔的混合体,视野广阔,充满了力量、奇幻和异域色彩。不过因为我先读到前者,对前者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

另外我对本书的偏爱,也有这类文本立足于细节的特质。在与我们距离遥远的议题上,学者们的宏大叙事很容易左右人们的观点。但这些宏大叙事往往具有欺骗性,被隐没的细节,标签和概念背后的事实,才是分辨正义与否的关键所在。

《专制与民主社会的起源》

很多读者知道福山,也知道亨廷顿,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可以是对其老师亨廷顿1968年观点的修补和重新演绎,但知道亨氏的师长巴林顿·摩尔的人可能就会少很多。这本书讨论的话题更为“古典”,他探讨的是“现代化”的路径,尤其着眼于农民和农民起义在通向现代化过程中做起到的作用。

他认为,通向现代社会有三条道路,英法美式的资产阶级革命道路,日本德国的法西斯道路(反动的),以及俄中的农民起义道路。巴林顿·摩尔倾向于认为,你付出的即时成本越低,意味着后来的成本越大,这正是日本和德国发生的事情;结合日本和德国的历史看,这显得颇有说服力。

于现代社会而言,巴林顿·摩尔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中间阶层壮大与否、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决定了社会的方向。这一关切延续到了后来的亨廷顿,在福山的著作中也非常直接地展现出来了。

在同一个主题内,福山两册《政治秩序的起源》也颇值得一读,内中还有刘瑜的批评,但读完你会觉得形似批评,实则未必是批评。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一个组织学研究》

这是我今年读来最慢的一本书,从年初读到年尾。这本书是正规出版物,但周雪光教授自己放出了电子版。他从基层组织的实际运行中,提出了一组新的模型,其中对运动式治理的探讨尤其值得关注,解释力也非常强,可以说是理解现实世界的优秀文本之一。

当然它遇到的批评也不少,遗憾的是我并没有看到非常有说服力的批评。这类书籍的阅读和对它的批评——在我上大学那个阶段也很爱用这类反驳——类似于你内心认知对方大致是对的,但你只想抓住一个细节说他粗枝大叶或者文不对题,用例外或者细节错漏反证对方根本站不住脚。

我们能意识到例外和复杂性当然很好,寻找反常在物理学上的作用更大,这不应该成为我们阅读的障碍。寻找解释力更强的理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最主要的方式之一。

书的末尾,周雪光留下这么一段话:

“官僚体制成为国家治理的一把双刃剑,在这个过程中,我以为以下两个危险尤其突出:其一,在法理权威基础缺失的情况下,国家权力官僚化,与历史渊源深远的官僚体制上下联手融为一体,走向官僚专制的支配形式,而不是建立在(韦伯意义上)法理权威之上的官僚制支配形式。如此,官僚体制将窒息中国社会的内在发展动力,封闭停滞之虞难以避免;其二,官僚权力的膨胀与组织失败诱发卡里斯玛权威重登历史舞台,重回历史之旧辙。这两种趋向在中国当今社会均有丰富之土壤。”

深具远见。

《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

这本书和上一本一起“服用”,效果更佳。如果说有一组书能帮人们理解中国经济是怎么运行的,本书一定是排名最高的几本之一。

为什么乡镇财政从“吃饭财政”变成了“讨饭财政”?为什么有一个阶段基层矛盾激化?为什么拖欠教师工资的事情越来越少了?为什么基层债务会如此之大?“分税制”到底是什么制度,“经营城市”是如何经营,大概只有在本书中,你才能看到最鲜活的例子。它从微观角度解释了基层政府是如何运行的,告诉人们以前在新闻上读到那么多光怪陆离的冲突,有着难以回避的原因。

当然这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反讽,大部分站在聚光灯下的经济学家,从来未能从微观角度解释清楚所谓城市化、工业退却、空心化等大词描述的到底是什么,这一任务是交由社会学家来完成的。

对我来说本书的额外乐趣,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例子是来自我的家乡湘潭。其中乡镇的名字虽然改了,但每一个湘潭人都知道说的是哪一个乡镇。

《人地之间:中国增长模式下的城乡土地改革》

陶然这本新书和前面两本加在一起,可算是我今年读到的理解中国的三本最佳读物。

陶然在其中提出了全新的中国增长模式分析框架,这个分析由三层结构组成:“国际和国内双层逐底式竞争”、“二三产业交互强化型溢出”、“三领域(国企、银行、土地)行政性垄断”。这个分析框架看起来要比“锦标赛”、“分权”模型复杂,但确实能更好的解释过去二十年发生的事情,尤其对当下地方政府负债困境,地方政府招商行为、征地行为等有很强的解释力,(当然它注定不会太流行,因为不太简洁和醒目)。

不过陶然提出的解决方案,可能不一定受到所有人欢迎,但他基于“涨价归公”这一思路设计出的渐进的、兼顾所有人利益的方案,看起来是操作性更强的新型城镇化思路。这可能也是中生代学者与前辈的不同之处,他们更多立足于实然提出优化,而不是从应然出发提出建议。

但从可读性上看,本书较前两者略逊。我以为,还是社会学家比较有趣一点。

《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开卷有益说的就是这类书籍,无论你站在光谱的哪一头。这是一本正经的体制内学者的著作,都是基于官方素材和观点的描述,但持论还是相当公允的。他没有阐发什么新的理论,仅仅是记录,就很有意义了。看完你会更加觉得,改革开放40多年有多么不容易,先辈的血泪换回来的教训不应该忘记。

《与中国打交道》

保尔森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之前他写过一本《峭壁边缘》,描述的是他金融危机期间担任财长的经历,其中很好笑的是,保尔森写到,他一个民主党家庭氛围下的高盛总裁,如何去瘸腿共和党总统手下?保尔森把这个伟大的助推安到了小川身上,情节颇有戏剧性,而且当时会议室还没有第三人在场,也没有录音。

本书则涵盖了保尔森在高盛参与国企改制上市,到中美SED、环保组织期间的大大小小事务,众多在位的不在位的大佬走马灯似的串场。一方面亲历记本来就很有价值了,一些情节除非在此处,在别处你永远看不到,如同前述《峭壁边缘》中的小插曲一样;第二,保尔森的投行视角,使命必达的这种韧劲和企图心,在职业政客中可能也是少见的,其如何推动交易进展的故事也颇值得一观。

其余的这本书也不太好多说,但总之就是,很有趣。书成于2015年,描述到2014年,对我们的态度还是相当乐观的。

《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

本书是一本关于早期中国的学术著作。对于大部分普通读者来说,早期中国的面目并不是那么清晰,要到春秋战国才变得鲜活起来。从这一点看,李峰这本西周的作品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会发现以前仅有依稀印象的分封制、国人暴动、周厉王的故事、平王东迁等等,不再像神话故事,而是更具历史感的面目出现在你眼前。

这一领域的作品之所以能吸引人,一方面是中国学者方法论上的进化,不再局限于信古与疑古,有科学的方法,有可信的框架。李峰提出的考古学与地表形态的结合即是一例;另一方面则是中国考古学的巨大进展。上世纪至今在丰、镐以及周原的考古发掘、对晋和燕的考古发掘等等都为西周史提供了丰富的新材料。

早期中国题材下,今年还读到了其它一些值得一度的书,包括《翦商》,许宏的小册子《何以中国》,李峰的一本通俗作品《早期中国:社会与文化史》。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其实我想推荐是的韦伯这一主题的书,包括新教伦理,还包括《世界诸宗教之经济伦理》。好吧,韦伯也是一个社会学家,但因为他是德语作家,所以要比其他社会学家无趣得多。

但很难绕过韦伯,韦伯开创的方法,以及主要观点,无论人们赞同与否,后续都无法绕开。在论及资本主义之起源,东西方差异,官僚体制等等,韦伯就像一座山一样矗立在那里。在阅读更晚近一点的作者时,你会在彭慕兰那里发现他,你会在周雪光那里发现他,在金观涛那里发现他,在黄仁宇、巴林顿摩尔那里发现他……

《新教伦理》当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韦伯论述的并不是他那个时代的资本主义,而是起源阶段的资本主义与新教伦理(主要是禁欲主义与预定拣选轮)的关系,韦伯甚至认为在他那个时代,富兰克林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精神已经脱去了宗教意味。

在宗教的经济伦理这个主题下,韦伯还谈到了儒教与道教、印度教、犹太教,当然一个人是没法如此博学的,韦伯大量依赖二手材料,这导致了前面提到过的问题,在具体的阐述上,难免有很多错漏。比如韦伯对“君子不器”和“士”的理解被认为是片面的,但整体看,韦伯远观诸宗教之差异,反而能给人抓大放小,合理简化的感觉。韦伯对中国国家与宗教之关系,中央与地方之关系,家产制官僚体系,卡里斯玛权威等分析,有很强的启发性,激发了很多中外学者对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反驳或者扩展)。

不过如前所述,真的很枯燥,唯一好读的可能是《儒教与道教》,这可能是我对其它几篇的宗教背景缺乏理解的原因。
同一题材下的书,还可以看看黄仁宇的《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以及一本综述《现代性及其不满》。

《21世纪的货币政策》

为什么鲍威尔在2021年会对通胀反应迟缓?持续十余年的宽松政策之后,货币政策还有没有回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状态上?伯南克在这本书中给出了清晰的解答。

本书回答了两个主要问题,第一是金融危机和量化宽松之后,历史最长时间增长(128个月)带来了永久性的改变。那就是对各种过去被认为是”非常规货币政策”被持续使用,包括量化宽松、收益率曲线控制(欧洲和日本)、负利率(欧洲)等等,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可能永远无法回到2008年以前了。

第二是平坦的菲利普斯曲线和被认为不断降低的中性利率,让中央银行对通胀的态度发生了改变。2020年鲍威尔住持的美联储框架修订,实际上改变了数十年来对通胀进行先发之制人打击的策略,这也部分可以解释鲍威尔的失误。

本书一直描述到2021年通胀初显苗头时为止,算是一本大部头,其中仍然有不少篇幅描述金融危机,如果看过他描述金融危机的那本《行动的勇气》,对于金融危机相关的描述就可以省略了。

关于读书的一点体会

在今年尚未看完的书中,有一本书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这本书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一些朦胧的想法变得更为清晰。

这一个想法是,读者如何对待诸如历史、社会学、经济理论、政治理论一类的书籍。吹毛求疵或者寻找反例总是很容易的,但有启发性的批评则要难很多。这是为什么?

第一种可能,本质上这是一个如何看待“真相”或者“真理”的问题,如果人们预设在某一个领域有绝对正确的“真理”,或者碰巧你先前知道的就是“真理”,这就很难接受新的创见,理解新的思维。

第二种可能,是信奉一种机械的还原论,即存在某一种规律,我们可以依据这一规律,从类似的初始条件重复得到某种结果,或者从结果追溯某种初始状态。

如果放弃这两种态度,读者可能会更容易接受新的意见,端看他的分析是不是言之成理,看他在限定的约束下是不是有强解释力,而不是把他当成某种“真理”。认知的过程,阅读的过程,无非是获得对真实世界的某种近似和简化,只是这种简化的角度、程度在不同的书中有所不同。

第二个想法,是游记、旅行记、传记、亲历记等一手内容的价值。有一个阶段我爱看是因为它们有趣,然后因为只能察觉到有趣就放弃了,但现在我的感受是,细节提供了矫正和验证的机会。如前面提到的,使用很多宏大词汇的时候,作者、读者可能未必能理解它的真正含义,只有细节,更多细节,才能让这些观念不至于成为空中楼阁,不至于成为离奇的东西。

这从某种角度也说明,中立是中立,而正义永远是一种价值判断,它依赖于你的经历和你看到的事实。

今年100%读完的书大概50本上下,可能由于找书更加谨慎了,总的来说没有遇到特别差的书。每一本都附有当时读完的感受,供参考,在此可见

2023/12/28 15:51 下午 posted in  Reading